这两天一直在思考tiger朋友的回复,这个回复内容如下:
——老雾看起来退步了,最近半年的几部明显比以前的差,希望努力
说老实话啊兄弟,我是非常害怕这种情况的,人这辈子如同逆水行舟,如果不是逆流千里,那就很有可能一退万丈,进也没关系,退也没关系,怕就怕自己退步的时候自己还自鸣得意,不知道自己越来越差劲,反倒以为自己的水平越来越高,这样下去的后果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所以我这两天情绪非常苦闷,从动物职场那本书开始,反复斟酌现在这几本书到底是个怎么一回事,因为我曾经在私下里的场合跟朋友们交流过,比如说,为什么要写《偷禅》,为什么要写《中国人财富史纲》,还有为什么要写《做最好的员工》,当时自己认为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实际上还是有一个隐密的线牵着的,这根线的来历可早了,那还是在更早的一个贴子《懂事》中贯穿下来,而这个《懂事》说起来又有一大堆的麻烦,起因是朋友约稿,当时一直固执的想找到一个简捷的东西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些问题说透了还是想如何能够最最省事的办法把一种成熟的经验和想法(不敢说智慧)很容易的灌到大家的脑子里,达到不战而胜,不胜而屈人之兵的根本目的。
我的终极目标是要找到一个方式,这个方式就是对包括人生智慧在内的许多思想的解析与整合,就是让大家“啪唧”一家伙就能够看明白许多事情,掌握许多有用的东西,我现在倒是不怕找不到这个办法,这个办法我找不到自有别人找到,最多不过二十年的时间,这个东西就会出来,明确的说就是一种新的易于掌握的知识体系。我现在怕就怕这个东西会成为我自己不求上进的借口,好象有一个非常祟高的目标,实际上净搞些技术含量不足的东西来忽悠人,如果老雾变成这样的人,那我干脆一头撞在什么地方好了,总之啊,郁闷之极,苦恼也之极,特别害怕自己这个想法只是一个借口,到时候没脸见朋友。
这样说起来的话呢,咱们还是先要从《懂事》开始,这个贴子已经拿出来重新开写,看看自己当时的思维到底是怎么个一回事,到底是自己很认真的做事呢,还只是一个托辞。
当时的情况是这么一回事,写《懂事》,搜集早期的案例,回忆,思考,然后发现了这个《懂事》所面对的知识体系的一个大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这种知识不是一步步学习来的,不是站得高就看得远的那种概念,早年的曹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也不是圣人,只不过经历的事情太多了”——这句话是曹操当时派一位老兄去匈奴,去的时候老曹警告他千万别跟当地人搅和在一起,结果这位老兄不听,再后来事情就乱了套,具体的过程就是这样吧,总之,曹操知道事情的结果,可是这一结果仍然无法避免,而曹操的智慧是中国历史上能够排到前五名之内的,而我们大家如果想掌握这种智慧,那就得弄明白这种智慧的特点,否则就是狗咬刺猬,没处下口。
这种智慧的特点就是——它是完成属于私人的智慧,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上解决的方案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这个特点说透了就是一句话:懂事的人自然而然就懂事,不懂事的人你就是掐死他他还是不懂事——然后老雾我就琢磨了,如果事情只能这样的话,那我还写书干什么?骗人吗?这事咱们不能干啊,所以要重新理一下思路。
然后我就拿《中国人财富史纲》来测试,测试什么呢?想用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思维模式,带着大家沿着这条智慧小路走一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你就课堂上学一万本战争学的教材,最终仍然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你迟早,要让个明白人带着你上战场上溜挞一圈,只要没被人家将你放倒,你才有可能真正的掌握战争学的基本理论。
这本《中国人财富史纲》也是这样一个目的,我注意到许多人想看到一个“秘诀”,就是一下子知道怎么赚钱了,这个“秘诀”是绝对存在的,书中也经常提到,但这里有一个麻烦,就是这个秘诀是我老雾自己的,不是你的,如果你按本书的秘诀去做了的话,赚钱的铁定是我,亏本的肯定是你,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零和游戏,我赢的招术,铁定是你输的招术,你要想赢,就只能在这条小路上找到你自己的招术。
现在写《懂事》,要在开头里加进这样一句话:“哪怕是学习最差的学生,也会对数学书上的公式非常熟悉,可真正能够用这些公式来解题并考取高分的,却只能是那些好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千万别看老雾在《中国人财富史纲》里说的事儿好象非常简单,简单的就象是你天天在数学课本上看到的公式一样,可是你的题解得怎么样呢?
两天了才敢于把这句话说出来,是老雾自己害怕这些话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骗过了自己之后又去骗别人,那老雾做的孽就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老雾这两天不停的折腾啊,闹腾啊什么的,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并不是欺骗自己,自己虽然笨头笨脑的,可对待这件事上,态度是端正而严肃的,嗯,而且非常八荣八耻的。
接下来就是《偷禅》了,说到底还是要找到一种思维的转换方式,因为智慧这东西不是爬山,不是你越爬越高看到的越多,智慧这东西就好象跳墙,这堵墙你在没有跳过去之前,里边的东西你永远也看不到,哪怕你听别人说到再多,你还是一无所知,除非你有一天突然爬过墙去,哇耶,那时候你就看到了你真正应该看到的东西。
说明白了,这个偷禅还是带大家走路看风景的过程,所以对老雾来说这还不够,远远不够,下一步先直接了当的写《懂事》,写完《懂事》后可能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我就不信了呢,就这么一步步推究下去,最后还找不到那个终极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实在找不到的话,不管谁来接替我,这里都有一个开头了,甭管好坏,总之是踏踏实实的做事。
刚才有朋友问,这个终极方案真的存在吗?我说确实是存在的,其实好多人都已经掌握了它,可是那帮家伙只顾自己捞,不告诉咱们,所以咱们只能自己来。
这是目前贴子质量下降的一个借口吧,还是打数学的例子来说,我们现在考虑的不是解决数学上最深的问题,而是要找到一个用现有的公式解决难题的有效思路,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要在初中生以下的水平阶段来来回回的徘徊,只到我们解决了问题为止。
虽然这个理由不充分,但这确实是老雾近期的想法。
还有还有,现在贴出来的这个恐怖小说,实际上是隐含了懂事中的一个规律分析,结果规律也没弄明白,小说也不会写了,老雾自己感觉很沮丧。
前一篇:短篇恐怖小说:《杀戮地带》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