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狩猎者的游戏
回到最初的那个案例上来,那位朋友被怀疑为人品不正,有泄密行为,他觉得很是冤枉,其实一点也不冤枉。
不冤枉的原因是:他给公司里的人这样一个印象:他看起来象是个泄密者!
所以一旦有泄密事情发生,人们会本能的认为,这事就是他干的。
为什么他会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呢?这就又回到了第一课的结论上去,每一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进行思考。
虽然这句话重复了许多遍,但我仍然不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有必要明确的将这句话所隐含的社会学意义表述出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社会就是一个庞大的狩猎场,人们躲藏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怀着紧张的心情扫描着周边的环境,这种意识较为强烈的人,算是食肉动物,而这种意识薄弱或是压根没有这种意识的人,就是这个庞大狩猎场中的猎物。
这样表述很残酷,但它至少是有理论依据的,按照马斯洛的心理学,人类的第一需求是温饱,第二需求则是安全。如何理解这句话?说清楚了,就是人在吃饱饭之后就会小心的防范着别人,因为当今社会只有人才能对人造成安全上的威胁。
也就是说,这个表述至少在一些特定场合是有意义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谈论着的这个案例。
先来看这个案例的中心角色是谁。
如果你认为这个案例的中心角色就是那位惨遭冤枉的朋友,那你就错了,想一想在狩猎场上,猎人和猎物,谁才是画面场景的中心?
当然是猎人。
没错,这个案例中,中心人物就是那位找他谈话的上司,按案例表述,实际上泄密者正是这位上司本人。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假如你是这位上司,你出于利益或是友情的原因,有意或是无意的泄了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别告诉我你兴奋得直想哭,你会怕得要死,怕被别人发现这件事,这不仅意味着你的职业生涯的危机,更意味着你人生信用的破产,此后谁还会再敢相信你?谁还敢再与你交往?
所以这位上司要保护自己,不是吗?
如果你是这位上司,你怎么来保护自己?
一个办法是马上招供,牢里有句话,抗拒从严,回家过年,担白从宽,牢底坐穿。这句话可是地地道道的至理明言,至少,我没看到过有谁跑老板那里去报告:报告老板,好消息,我刚刚泄密了,你打算怎么奖励我?
我从未听说过哪个老板重奖过泄密者,因为我从未见到过一个犯了大错误的人自己跑去招供。
可是公司迟早会有一天发现泄密的情况,这位上司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无论如何,他不能够让人看起来他象是一个泄密者,或者更干脆一点,或者是更缺德一点,找一个看起来象是泄密者的人来做替罪羊,于是一切OK。
上司的问题解决了,于是这位朋友的问题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