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龙世界杯

(2006-06-11 12:13:28)

 

乌龙世界杯

 

/雾满拦江

 

世界杯是一场大乌龙,为我们带来了乌龙时代的乌龙文化。

 

场上的球员是一伙乌龙,前锋后卫,传球射门,最好的球员未必有最出色的表现,最好的球队未必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最好的配合经常是无功而返,最糟糕的防卫有时候却是有惊无险。最优秀的球队败在庸劣的对手脚下,这种冷门很是乌龙,当乌龙成为了一种习惯,就会形成了乌龙的风格。

 

做为三军统帅的领队最是乌龙,这种乌龙甚至已经形成了乌龙文化。墨菲定律说:当你开掉你们球队之中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时候,他马上会在别的球队之中大放异彩。球员乌龙的表现让领队不得不以乌龙招术对待,让谁上场不让谁上场,凭的是乌龙判断,碰的是乌龙运气。

 

两厢对垒,排兵布阵,你不知我底细,我看不到你的底牌,只能是关起门来彼此乌龙。没有最乌龙,只有更乌龙,赢家不是不乌龙,只是输家更乌龙,场上不怕你乌龙,就怕没人比你还乌龙。乌龙时代乌龙球,一家更比一家愁,赢不足喜失不忧,乌龙大战把心揪。

 

看球的观众最是乌龙,表现好的球员可能会被喝个乌龙倒彩,因为他不是你喜欢的球员。表现一般般的球员却赢来观众的激动再激动,这个激动很乌龙,就是因为我们喜欢他。说起来这个喜欢很乌龙,绝大多数深受观众喜欢的球员在场上表现很乌龙,但乌龙观众报之以乌龙的宽容,场上的小人物要想从这群乌龙观众中脱颖而出,就得不惜乌龙再乌龙,君不见任何一个乌龙球员都有着自己的乌龙祟拜者,注意力经济时代,眼珠表现得就是这么乌龙。

 

吃评论饭的更是乌龙到底,任何低劣的球评都有乌龙的认同者,任何精确的点评都免不了乌龙的反对意见。报纸上的球评不妨针锋相对的乌龙,但是电视前的乌龙解说就难免遭遇乌龙的狙击。你要想在这乌龙的阵场中获得乌龙的快乐,那我们就必须要养成乌龙的问候的习惯:

 

今天你乌龙了没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