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久远,愈三千年。虽然先秦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最为繁盛的大时代,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些以他们的思想主导了这个世界的伟人:如孔子,如老子,如孟子,如庄子,如墨子,如列子……等等等等,这些人却没有一张能够具说服力的画像传承下来。即使是开创了中华万古长青的儒文明的至圣先师孔子,后人也只不过是根据《论语》中的记述,“夫子威而不猛,恭而安”,照猫画虎的描了一张绣像出来。
先人未有画像承传,是受制于当时的文明与文化条件的限制。春秋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笔墨,全是靠了拿刀子在竹简上刻字记述历史,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有谁想把当时的某一个人的相貌绘出来的话,不仅工作量繁重,而且在艺术上的真实程度,也难以把握。
但是桓公墓所出土的那只竹简上的人物绣像,神态却极是传神。
这是一幅充满了神秘而无法解释的怪异画像。
画像中的人物,或者是画像的本身,带有一种神秘而可怕的力量。
当李牧最初看到那幅画像的时候,只觉得心神一震,仿佛有一种命定中的期待,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熟悉感觉,似乎他的一生一世都在等待着这个人。他在极度讶异的状态凝视了画像上的人物好久,心灵不由得颤瑟起来。他分明感受到有一种可怕的力量从四周缓慢而来,这种力量无形而无质,李牧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他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这种力量的逼迫之下而显得惊恐交加,犹如大难临头一样的陷入了惶乱与绝望之中。一如遭遇到恶狼觊觎的羊群,所发出来悲叫是那样的无助而栖惶。
真是莫名其妙!
李牧把那种感觉归咎为身体一时的不适所引发的神经性紊乱。要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支在近乎真空环境下密闭了三千年之久的历史文物,任何异常的感觉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实上,李牧知道这个解释只是一个托词而已。当他着手研究这幅画像的时候,心里总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末日之感,有几次当他一个人面对着那支竹简的时候,竟然在那种莫名其妙的恐怖力量压迫之下,失态的尖叫一声,丢下竹简掉头而逃。
当李牧逃到无人地带,情绪慢慢的安定下来的时候,才不得不承认这种怪异事件是事发有因的,绝不可用没有根据的神经质或过度敏感来解释。
带有神秘而可怕力量的绣像。
这就是李牧所面临的最大精神困扰,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记者们解释关于神秘绣像的发现。他只是一个研究学者,而非是一个巫师,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这幅绣像的异常掩藏起来,直到找到合理的解释为止。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再次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听到他的叹息声,那个失忆的女孩子脸色充满了惶恐,紧张的看着他。她的过度敏感让李牧无可奈何:
“你不要这样子的紧张,”他安慰女孩子道:“与我现在所遭遇到的事情相比,你目前的疑惑与困难,实在是不足一提。”
“你遇到了什么事情?”女孩子急切的俯身上前,表情中透露出生恐李牧抛弃下她不顾的惊忧:“需要我做什么才能帮助你呢?告诉我好了,我会尽力的。”
“你?帮助我?”李牧失笑:“等找到你的丈夫,你乖乖的跟他回家去,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前一篇:长篇悬疑恐怖:《裂变》009
后一篇:长篇悬疑恐怖:《裂变》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