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式斗争:一贴省你二十年 |
先说第一点;希望寻找到一个诚实可靠的引领者,这一点是最为典型的女性心理,在任何一个女孩子搞出来的启婚征友中你都可以发现这一点。面对这种情况,你必须要提练出自己性格中强韧与亲和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在简历中给对方以希望,让对方无由得为你的风格与魅力所臣服。这个解释恰恰针对了“在职场上晋升靠情商”的定论,事实上,情商高的人也往往是在情场上如鱼得水之辈,他们洞察人心,善于伪装,随机应变,至柔若水,很容易诱得别人入毂。但这并不是说这一类型的人品质不好,事实上,这一类型的人的能力与情商低而能力高的人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无非是个做事而已,人们宁肯选择情商高的人共事,只是图一个心理舒坦,也不愿意和能力虽强但性格怪僻的人共事——这就同女孩子也仰慕男性的外表一样。
但给对方以“希望”切不可胡吹,你要巧妙的提练自己在职场上的成功与经验,将其嵌入到你的经历部分之中,点到为止,给对方以无限的想象,并把这想象在面试中延续下去,等你进了公司,再慢慢诱导他们“接受现实”,这样就够了。
再谈第二点:这一点可以帮助许多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们找到工作,年轻的毕业生没有职业经验,此时的他们身在职场,一如不谙世事的小女生在情场,其稚嫩与青涩是他们最佳的卖点,他们必须要卖自己的这一优点,万万不可和成熟的女性比风情——我是说万万不可和职场的老油条们比拼能力或是经验。但稚嫩与青涩只是卖点之一,最重要的是,你要在简历中下一番苦心,激起对方的强者保护心态,让面试考官及老板愿意“追求你”。
有关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青涩与稚嫩并不意味着无知,你一定要在简历中表现得堪可造就,足够的沉稳必不可少,但起到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一种追随者的虔静心态。
关于第三点涉及到了更多的技巧,这一技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玩得了的,对于一些缺乏想象力的人而言,他们很难理解自我塑造的价值与意义。说得清楚些,有许多人昏昏噩噩,他们虽然经历过诸多不同寻常的事件,但是他们那怪异的大脑往往会把这些人生经验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过滤掉,所以,做为一个求职者就必须要克服自己内心中的偏见,如果你做不到,那也没关系,你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如果你想卖掉自己,激发起招聘企业的兴趣是第一要义,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又让你的简历是得丝毫也不怪异,那就看每个人的行为艺术了。
有些女孩子在第三点上的表现更强于傻乎乎的小男生,她们喜欢把自己从事过舞蹈或是礼仪等活动揉和到简历之中,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在求职期间不得不要求用人单位给她单开特例,因为她要去面试的单位太多了。女孩子可以这样搞怪,那么男人呢?道理是一样的,但花样是不同的,比如说从军经历,比如说与女性职业相关的一些行业,都会引发用人单位的好奇心。而我的做法是——我最经常的是遇到有人问我,当了几年兵?很多时候我登机时连安检都免了,负责安检的小女生冲我挤眉弄眼,问我:哪个部队的?我就笨乎乎的告诉她:没当过兵,免得她胡思乱想。我这一变化是缘自于西南之行对员工们的训练,训练他们之前就必须要先训练好我自己——话题终于扯回来了,咱们接着继续。
在这再教给大家一个窍门,许多单位招聘的时候会在用人信息上写上许多岗位,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同时招太多的人,即使有例外,也多是储备干部,说清楚了就是扔到军训场上或是市场上任你自生自灭。所以你要学会看用人信息,你不妨把所有用人单位的招聘人数全部假设为两个,一男一女,然后你再把要求男性的所有条件并列起来,要求女性职位的所有条件并列起来,然后合并同类项,找到这诸多岗位的共有因子,这个共有因子,八成就是企业想找的人的类型。
这个共有因子,不是指岗位或职位的特点,而是从事这诸多不同岗位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性格特点。
比如说:有一家企业在招聘营销总监的同时,也在招聘副总,招聘战略专家,把这三个职位合并一下,就会马上得出判断,他们是要找一个脾气火爆,打人骂人的主儿,那么企业为什么要找这样一个人呢?多半这家公司的高管性格文弱,管教不住调皮捣蛋的员工,所以想替自己找个“家长”,那么你只要大摇大摆的走进他们公司,一脚踹开门,冲着他们的招聘人员用力的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睛,这个职位八成就是你的了(此技须资深老油条方可尝试,稚嫩的新手万勿效仿,否则会被打出公司的)。
有关求职的窍门先说到这里,法无定法,规无常规,不可以一朝风月,而味却万古长风,也不可以万古长风,而味却一朝风月。总之,这些偏颇的观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认同并接受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你必须从自己的性格特点出发,为自己的前程进行设计,这才是我要告诉你的。
现在我们把话题扯回原位,继续讲述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