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战如荼——我在职场二十年》连载005

(2006-02-18 09:38:54)
分类: 中国式斗争:一贴省你二十年
 
 
(5)我的职场第一战
 
我开始变成了一只好斗的刺猬,以一种制造冲突的思维来解决此后遇到的问题。我曾经在《职场动物进化手册》一书中详细的论述过刺猬这种员工的生存状态,对其心理的刻画,正是取材于我自己的经历。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的职场第一战虽然战果辉煌,但殊无光彩可言,那是一次错误的偿试得到了许多关爱我的人的谅解的结果,而非是我的能力的体现。
 
但是说来也怪,这个世界仿佛与人的心灵有着某种沟通,这其中牵涉到容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内在的玄秘更多的涉入了心灵学的领域,不是依据日常的道理能够解释得清楚的。但是总之,当我鼓励自己象老油条那样悍勇,跃跃欲试的寻找战机,准备和不论是谁只要他侵犯到我的利益的人大干一场的时候,以前我所遭遇到的那些怪事却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再也没有发生过。
 
报社和杂志的人不再剽窃我的文章,反而是编辑们主动打电话约我吃饭,请我做他们的专栏撰稿人,单位中有些完不成发稿任务的同事,居然还求到我这里,托我介绍报社的朋友给他们认识。
 
这时候我才惊讶的发现,当地的报社简直就象是个车马大店,里边的编辑记者实习生走马灯一样的变换个不停。不过是一年的时间里,报社里的人员已经换过了大半,我问起抄袭我稿子的人,他们怀疑是当时的实习生干的,这样说好象也没凭没据,就一句话,人早就不在报社了,没法子再跟他们理论了。
 
对报社和杂志的人我客客气气,但对单位的同事,我却没有一点好脸色。
 
脸色不好,是因为我心情不好。
 
我的心情岂非是不好,简直是恶劣到了极点。
 
因为我听到一个消息,我们单位打报告说:单位已经严重超编,今年不打算接收新毕业的学生,也不会招聘新的公务员。
 
这个消息让我惶惶不可终日,单位如果不招聘新的公务员的话,那么我又算什么?我拼死拼活给他们干了一年,居然就这么一个消息把我给打发了?
 
我的脾气愈发狂燥,终于同事们吵起架来,处长就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问是怎么一回事。趁这个机会,我就把这个情况说了。
 
听了我的话后,处长立即变了脸,把我狠狠的训了一顿。
 
他说:单位招不招公务员,管你什么事?就算是招公务员,也未必就招你,就算是不招公务员,你未必就不能转成公务员,跟个毛脚虱子一样又跳又叫,显得你有本事了?你在处里干了一年了,干的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清楚不清楚?该不该转成公务员,你自己心里还没数?你再这么闹下去,早晚会因为这个脾气吃大亏。
 
训斥了我一番之后,处长的心情空前好转,就对我讲起了他的个人奋斗历史。事后好多年,我才意识到,我这位处长真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只不过当年我距离他太近,而且我缺乏识别人的眼光,所以才会与这位人生导师失之交臂。后来我这位处长转入金融行业,在业界也颇有几分名气,做得事业称得上风生水起,我曾以他做为原型塑造了《博弈场●资本战争》中的郭文冰的形象,但以我当时的小人心态走近他,却很是“不逊”。
 
当时处长对我说:他最早的时候是一个山村里放羊的,那时候他人生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赶马车的,因为赶马车比放羊舒服。为了这个目标他整整奋斗了五个年头,终于如愿以偿的赶起了马车。然后他又发现开汽车比赶马车要威风,于是重新修正人生目标,又经过了五年的奋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卡车司机。然后他又发现,卡车司机并不威风,威风的是班车组的班长,于是他继续发奋图强,又是一个五年规划过去,他终于成了一名班车组的班长。然后他又发现,其实班车组一点也不威风,最威风的还是坐办公室什么事情也不用干的人,于是他继续拼搏,又五年,坐进了办公室。接着他又发现小城市的办公室不如省会城市的办公室舒服,于是继续折腾,再五年,进了现在这家单位,接着他想当官,当官多舒服啊,于是又五年,他终于做到了副处长的位置上。而后他又发现,副处长不如处长好玩,就接着打拼,再五年过去,他就成为了我的处长。
 
处长对我讲这番话,是很有深意的。但我听不懂,我的心思却用在别的方面,在他讲述的时候我替他算了笔帐:他放羊五年,赶马车五年,开汽车五年,当班长五年,坐办公室五年,进入省会城市五年,普通职工五年,副处长又是五年,这是多少年过去了?不多不少整整四十个年头,可这位处长才多大年龄?三十岁挂零而已。
 
我把这笔帐算清楚,得意洋洋的向处长指出来。处长听了后没有丝毫的难堪,而是开怀的放声大笑,还朝我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说:瞧,你这小脑袋瓜子多聪明啊,都他妈的装了些什么玩艺?听我的没错,就凭你这脑子,今年转成公务员没问题。
 
说完这番话就把我打发了出来。
 
在这位处长身上,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智慧。这种智慧源自于他从放羊娃到省直机关的超过他人生年龄的奋斗历程,是一种对世事洞若观火的研判与直觉,错非是对于这个世界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是绝不会形成这样的智慧的。事实证明,此后的事态发展一如他所言。
 
上面这个观点是我在职场几历波折之后才明白过来的,而在当时,他说完了我就忘了,就记得他才三十岁却奋斗了四十年的这个过门。
 
当我在十二年前静下心来重读孔子的《论语》的时候,才真切的意识到当时主宰自己的那种“小人思维”是何等的顽固。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使我远离了大道,偏离了职场博弈的常规法则,并犯下了许多无可挽回的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