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成仇,王语嫣是如何杀害萧峰的
要想看懂这个题目,你需要先了解一个掌故:
早年,武侠小说即使在香港也不景气,作家们前景黯淡,收入微薄,看不到什么希望。只有金庸以当时明报主笔的优势,在报纸上替自己开了块自留田,籍以谋食。
时,一个小作家投奔金庸,希望于绝望中寻得一只饭碗。此人,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口袋书大王,以卫斯理的形象风靡东南亚的倪匡是也。但在当时,倪匡生计惨淡,衣食无着,写了卫斯理系列的前两本,一曰《地底奇人》,一曰《钻石花》,这两本书虽是以卫斯理做主角,但风格却纯是现代都市背景下的侠情剧,与科幻不搭任何干系。
倪匡此来,除了希望一炮打响,步登龙门之外,更希望推出他妹妹亦舒的《香雪海》,一部以亿万富婆泡年轻小伙为主要内容的言情小说。但这一希望在当时很不容易办到,然而倪匡兄妹的不凡文笔,却引起了金庸的注意。
其时,金庸正在《明报》上连载他的《天龙八部》,秉袭他固有的风格,要塑造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而到最后却突然扯落英雄的面具,原来又不过是一个岳不群式的伪君子。
暂不提金庸要塑造的这个伪君子是何许人也,我们回到那个曾经一度令我们心醉的时代。《天龙八部》推出之后,受到东南亚许多读者的喜爱,正当金庸摩拳擦掌,准备抖落出包袱,把那位大英雄的面具扯落之时,却突然有要事需要离开,然而连载是不能停的。于是金庸急召最具才华的倪匡护驾,交待给倪匡后面的情节之后,金老板就颠颠的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等到金老板回来,拿起明报看看,心想应该差不多了吧?不料这一看,险些没把金大师傅惊得昏死过去。
倪匡居然没有按照金庸所要求的故事提纲来写,而是另起炉灶,搞了一个无法收场的烂摊子给金庸。被他故意留下的这个乱摊子,就是他搞瞎了阿紫的眼睛,搅乱了故事的线索,使得这部书已经无法在少林寺一战之后收尾。
报复!
没错,但这更勿宁说是文人之间的一个游戏,便宜了读者,傻眼了金庸。
这时候金庸再也无法把《天龙八部》的架构重新拉回到他最初拟定的提纲上去,只能硬着头皮胡来,生生的把书中的伪君子弄假成真,写成了一个货真假实的大豪杰大英雄。
只是,英雄豪杰尽可顺笔由心,但前面所留下的准备用来揭穿他真面目的伏笔与铺垫,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比如,萧峰打死阿朱这一幕,书中交待,是因为阿朱假扮段正淳,萧峰不识,于是一掌击出。拜托,易容术有这么神奇吗?即使是倪匡后来写的克隆人,也不敢说别人识辨不出,概因一个人的容貌可扮,气质却是绝无法学来的。更何况阿朱的身材与段正淳差得天高地远,要说萧峰他辨认不出,除非他是瞎子。
但萧峰却的的确确的一掌打死了阿朱,原因何在?
接下来,任何人都可以注意到,萧峰这个英雄,几乎成了一个性冷淡,没丝毫的男女情感意识和感觉,简直是一台杀人机器,除了喝酒,再也不会搞点生活情趣。凭心而论,这样的人在生活之中确不少见,但这恰恰是情商较低的缘故,绝无法做到如萧峰的性格那般丰富多彩。
既然萧峰成了大英雄,那么马夫人揭穿他的身份之举,就只能往变态上拉扯了。于是马夫人成了一个谁敢不泡她她就修理谁的野蛮女生,可是如果她要是这样一个性格的话,第一个落到她手里惨遭蹂躏得的,绝不会是萧峰,丐帮大小数千帮众,恐怕得排着队上床侍候她,她也忙不过来啊?哪还有功夫找萧峰的麻烦?
实际上,马夫人的怨恨与任何一个妇人的怨恨一样,她们只恨那些在她们生命中汲取了快乐却将她们弃之如弊履的男人,比如说,段正淳。
这个铺垫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很简单。萧大侠和马夫人有过一段,然后萧大侠抬屁股走人,当他的大侠混饭吃去了。马夫人求之不得,才愤而出此下策,一如她对段正淳所做的一样。
这样一来,萧峰的人品就成了问题,他打死阿朱的真正原因,也好解释了。他不是认不出阿朱,认不出来才怪,只是他不能让阿朱说出来一些关于他的私隐。
也正所以,阿紫才沦为了他的人掌,被他一直带到了辽国。
如果我们确认这一点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接受另一个现实:色狼的目标绝不会限制在一两个江湖女孩子身上,他们会寻找最美丽的猎物并一口吞下,连皮带骨头一古脑的咽下肚。
谁是江湖中最美丽的猎物?
王语嫣!
那么,王语嫣会对萧峰这样的“英雄”人物动情吗?不动情才怪!
所以王语嫣才会对段誉的纠缠不休不屑一顾,而是在江湖上天天奔来跑去,她跑什么跑?一个女孩子不说老实的在家里呆着?
她不顾体面的在江湖上抛头露面,表面上是关心“表哥”,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一个她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身孕。
但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让大善人段誉给解决了,虽然象段誉这种奶油小生完全不合王语嫣的胃口,但这时候顾不了这许多了。时间不等人啊,萧峰出了国,拿了绿卡,什么时候回来是没准的,让王语嫣怎么办?只能快点找个窝将自己安顿下来,好在段誉一家子也都稀哩糊涂,搞不清谁是谁爹谁是谁妈,王语嫣就趁着这股乱劲,先糊弄过去再说。
虽说是糊弄过去了,但王语嫣却如马夫人一样,终究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有了群雄夜入辽国,救出萧峰的一段故事。
说来有意思,这个结尾也确实是金庸的本意,只是情节上,有了点变动而已。而这一变动,又搞出诸多疑点,让人读得磕磕碰碰,搞不明白了。
比如说,群雄跑去辽国救萧峰干什么?切不要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辽宋争伐,国人为仇,单只说萧峰与辽主的关系,南宋英雄也决无可能跑去救他,相反,群雄赶去大辽,目的只有一个,干掉萧峰,削弱辽国的战斗力。
金庸摆弄到最后,给萧峰安排了一个壮烈自杀的场景,这就透着萧峰的精神极端不正常了,他要自杀,什么时候自杀不成?非要等这么多的观众到场才动手,难道他还要在自杀时卖门票赚上一笔吗?
实际情况是,萧峰是死于他杀。
那么,以萧峰的功力,谁能近得了他的身并杀掉他呢?
谁也不行。
除非,他最喜欢最不防备的女人!
除非,是一个没有武功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王语嫣。
这就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天龙八部》,这就是萧峰!
后一篇:泣血含泪说芷若:冰火岛上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