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无路夜茫茫,觅开蹊径春寂寂
说来可怜,今天的武侠迷们,津津乐道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在这些武侠迷们出生没几天的功夫里,接替金、梁执掌武侠这面旗帜的古龙,就在酒缸里醉死过去。古龙临死之前,力推一个新的写家:丁情。
然而,古龙有眼无珠,至今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知道丁情这个名字的人,少之又少,倒是温瑞安让武侠咸鱼翻生,又热闹了几天。然后江河日下,温瑞安才智远不足于金、梁相抗衡,更何况他的小说千人一面,从四大名捕到江山如画,从温柔一刀到无间地狱,情节单一,千篇一律,最终搞得个武侠世界奄奄一息,一撅不振。
自温而后,有奇人出,曰于东楼。此人作品秉袭金、古之长,却不见温之奢华之风。他的几部作品曾以古龙名字入市,一时间众人景仰,惊为天人。奈何于东楼小时了了,不过是流星一现,旋即消失,其《铁剑流星》竟然一语成谶,让人思之,不胜潸然。
自于东楼而后,黄易横空出世,一部《寻秦记》奠定了他在中华小说史上的不可撼动的位置。这部书情节虽不见有丝毫出色,人性描写更是不堪提起,但其小说架构却开创了传统小说的全新局面,暗合了西方理论家所描述的六个故事之一,此前此后,诸多作品尽入毂中,算是误打正着,略过不提。
但许多人更熟悉黄易的,一是《翻云覆雨》,二是《大唐双龙传》,但这两部胡编乱造的玩艺注定会淹没在滚滚的小说长河之中,留下来的,只是一个让人惋叹不已的玄幻世代。
后有《英雄志》出世,声称“金庸已死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但此书已全失光彩,不忍卒读,遂令天下武迷,重返金古梦境,寻觅那一时代所曾出现的光彩。
说到金、梁同时代人,不能不提卧龙生、柳残阳及独孤红,此三人者,于金、梁、古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之下,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这其中成就最高者当推柳残阳,此人系当年大陆逃港的一介工人,后辗转台湾,竟有此成就,让人无由感然。但是,其作品最让市场接受的,还要属卧龙生,此人作品良莠不齐,垃圾精华一古脑往上堆,多少还能说过去。独孤红的作品在最初出世,曾惊动港台,时人以为新武侠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对他充满了无尽的期待,孰料这位孤独太不争气,一本一本又一本,每本不论是情节还是人物,全他妈的一模一样,让人好不丧气。
在那一时代还曾有两个人,一是李凉,推出杨小邪系列,让人惊讶无比,眼界顿开,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但这一无厘文风终难长久,是以尽归尘土,不复当年。另一个人物是司马翎,此人名气,更曾一度压倒金庸,但因为《极限》一书起点过高,一跃而再跃,不论是司马翎自己,还是别的作家,最终竟无人能够跨越,而司马翎亦为衣食所迫,堆砌垃圾无数,最终淹没了这难得一现的光华。
此后江湖,再无人敢言武侠二字。
武侠小说之所以步入绝境,除了作家的天资有限之外,更因为题材所限,有其必然之因。时大陆新武侠作家如小非,如沧月,如步飞烟者之流,其文其彩,犹未见有何过人之处,除非新一代写手能够明白,万古千秋,人性高悬,如果失去了这个,中华武侠复兴之日,或许会推得更久。
前一篇:午夜一枝照画壁
后一篇:郭襄之迷:李莫愁与杨过的畸恋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