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深圳绿道之103:深圳市福田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标签:
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 |
分类: 漫步深圳绿道 |
多年想进保护区看看,因为进区需要审批,我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始终没有找到机会。2019-01-11“等等”网友帮我预约登记带入,在此表示感谢。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921.64公顷,它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其中,福田红树林区域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或者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
设立保护区的意义在于: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天然资源、保护自然界的天然美景、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环境教育和自然博物馆。
第一,滨海的城市风光带
因为是第一次进保护区,所以我特别留意是它的环境和周边的风光。
保护区位于深圳城市腹地,在深圳湾东北部又临界深圳湾公园,它的南面是滩涂外海域和深圳河口,北面是深南大道和滨海大道,它的东面遥望深圳湾大桥和南山CBD区,深圳最著名的城市楼宇景观就集中在这一带。
保护区就是深圳市湿地公园,一片水草交织的深圳湾滩涂边和珠江口下游水域,它自然地成为鸟类栖息地和鸟类捕食地,深圳温湿的气候环境是候鸟冬季的南迁的目的地和中途歇脚点,河海交互、咸淡交流混合又构成候鸟觅食地带,滩涂水流也是温热带生物生长的地区。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观景台是深圳观日出日落的最佳位置之一,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在这个时间段进入。
第二,自然保护和研究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由红树植物、其它陆地植被、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生物以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大气、海水等环境要素共同组成。
福田红树林有高等植物175种,其中红树林植物16种,该地自然生长的红树林植物12种,如海漆、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勒、木榄等。红树林是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树干呈淡红色而得名。
这里也是国家级的鸟类保护区,是东半球候鸟国际候鸟南北迁徙的栖息地和中途歇脚点,据统计有十万余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最多时曾有189种鸟类,其中属于23种国际、国内重点保护的珍稀品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II类保护鸟类21种,如卷羽鹈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褐翅鸦鹃等,其中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在此处的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5%。
福田红树林地处深圳湾河口西北侧,与河口南侧香港米埔红树林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并与外海直接相连的沿岸水体,主要的地貌有:冲击平原、沿海沙堤、红树林滩涂、泥质光滩涂、滩涂潮沟水道等类型。
深圳香港属东亚季风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大量的候鸟在这一代栖息,特别是清晨,候鸟(据观察,主要是海鸬鹚)从香港米埔经过深圳湾海域飞往北边,据说是飞往西丽湖,天空黑压压的一片,呈人字行或一字形,十分壮观。

第三,保护区布局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面积不大,面积约368公顷,福田下沙南面的一片海域。自然保护区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室,核心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任何人进入,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对公众开放,开展科研、教育、实习,参观察考活动。
保护区内设办公室、科研室,下设派出所、管理站。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被命名为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就是指实验区的观鸟、摄影区域,实验区建有观景台、观鸟塔和观鸟亭、小沙河口生态公园,在建的有“生态展览馆”、“红树林观赏园”、“鸟类乐园”、“观鸟屋”、“绿色长廊”等。
对公众开发区域中间有木栈道铺设,全程3.5公里,
我们进入保护区的那一天是阴天,能见度有限,加上我对鸟类知识有限,没有拍到有价值的照片。在长时间地关注一群反嘴鹬瞬间,它们集体起飞,这几张抢拍的照片算是这一天的唯一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