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筹码分布图中,90%筹码和70%筹码是什么意思?

(2020-09-01 22:25:54)
标签:

转载

http://p3.pstatp.com/large/363f000d5363857fb70c

  那个集中度90,和集中度70,90和70是什么意思??集中度最大为100??图片上集中度90为12.17%软件怎么算出来的??如果不同软件算法不同,那么通用算法怎样??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在移动成本分布图上主要包含三种颜色的线条,白线、黄线和蓝线。其中白线表示在当前股价下处于亏损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高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黄线显示当前股价处于盈利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低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蓝色线是市场所有持仓筹码的平均成本。

http://p1.pstatp.com/large/36420004d6aebb357cd1

 在看盘的时候,可以在日K线图右下侧点“筹”字调入移动成本分布。

 移动成本分布主要包括单峰密集和多峰密集两中形态。

 单峰密集是移动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的价格区域充分集中。

 单峰密集对于行情的研判有三个方面的实战意义:

 (1)当主力为买方散户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上攻行情的爆发。

(2)当散户为买方主力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

(3)当主力和散户混合买入时,这种单峰密集将持续到趋势明朗。

 单峰密集往往是由于股价长时间围绕某一价格波动,前期在上方套牢的筹码基本在该价位割肉,而前期盈利的筹码也已基本在该价位卖出。使当前所有持仓者的成本集中在该价位附近。在图形上形成一个单一的峰形。

 如华电国际,既没有出现大幅的上涨,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主要围绕7.6元一线波动。经过长时间的换手后形成了单密集峰的形态。

http://p1.pstatp.com/large/363e000d5bbe50adc2d4

 多密集峰形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位区域,分布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成为中密集峰。

  根据多密集峰的形态种类又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

  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过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处获得支撑,而上密集峰依然存在。然后再跌破支撑下行,再在下一密集峰上获得支撑,如此反复,在图形上形成了多个峰形的密集峰形态。

  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处横盘整理震荡形成一个以上的上密集峰。

  上涨多峰往往是由于主力资金资金在低位大量建仓后,然后不断对倒拉升,在遇到阻力后让股价横盘整理,使其他交易者的持仓成本上移。然后再拉升、再横盘整理,在图形上形成多个密集峰。

  如北京银行即是上涨多峰的形态。在去年快速杀跌至6元上方,买方主力开始大量买入,DDX三线在去年9月份上穿0轴后一直在上方运行,显示主力连续建仓买入,建仓完毕后开始不断拉升,拉升过程中出现了多次的横盘整理。而在图形上也形成上涨多峰的多峰密集形态。

http://p3.pstatp.com/large/36450004d12a7eadb3c7

 结合DDE指标来分析成本分布的重要作用。

 如建设银行的移动成本分布图形。从图上看,该股在经过2008年的大跌后长时间筑底,在4.7元以下形成了明显的上升三角形趋势。但由于主力资金始终压制价格低位买入,股价未能形成向上突破。在上升三角形整理进入末端的时候,成本分布上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低位单密集峰支撑,蓄势非常充分。在6月1日DDX出现大红柱,三线开始金叉上行后,股价终于迎来了爆发的时机。

http://p1.pstatp.com/large/36440004d93f9ab00ddb同样的,通过移动筹码分布与DDE的综合分析,不仅可以发现股票的压力位置、支撑位置,还能够发现主力高位派发筹码的行为。

----------------------------------------------------
操作股票无非就是选股和买卖点的判断,江山近段时间会结合行情重点讲解选取涨停板的技巧,每天选取3只短线牛股分享给股民朋友,以及主动快速解套之法,也有不少朋友能结合方法和自己经验有所收获!所以也欢迎新的朋友也来一起交流学习(微信:j601008),能共同在股市有所提高!
可以帮散户解决三个问题:
1.短线买卖点问题;
2.个股中线趋势把握问题;
3.选股难,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问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