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随想】重回少年,故土疗伤 . 远乡
标签:
我一直在路上电影远乡 |
远乡,2010年的一部比利时电影,一部穿越剧情片。其实无所谓穿越,电影里表述的家庭,责任及故乡,童年的各种永恒元素早已掩盖“穿越”本身这种在国内已经泛滥的故事模式。
Thomas和太太及两个女儿住在巴黎,已过不惑之年的生活中看起来尽是单调枯燥的日复一日,曾经钟爱的漫画也已经两年没有兴致拿起画笔,更严重的,自己似乎在妻子和女儿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看起来美满的家庭在心中已无法带来多少暖意。
一次偶然的差错,返回巴黎的途中Thomas停留在了自己出生,度过童年少年,经历了父亲离家之痛的故乡小镇。日渐萧条的小镇已看不到多少居民,只有仍然在经营修车店的小学同学,以及墓园中早逝母亲的墓碑还能引起他的回忆。
在这里,他重回到了十四岁那一年,父亲离家的那一年。躁动的青春,萌芽的爱情,无忧的岁月……这一切都让他兴奋不已,世外桃源般的家乡小镇给他带来了最大程度的心理安慰。
但他仍对一件事情忐忑不安,开裁缝店的父亲将在四十岁生日那天,在家人为他举办的生日庆祝会上不辞而别,从此再无音讯。母亲之后郁郁寡欢,生活拮据,英年早逝。Thomas清楚的知道那件事情到来的时间以及父亲离开的地点,他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至少,要了解为什么看起来一切正常的父亲会不辞而别。
数次和父亲的对话,以及奶奶告知的父亲和母亲的那些往事,他渐渐明白了。
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更多的是父亲为了弥补对朋友的愧疚而转移到对母亲的照顾,并无多少爱意可言。父亲的裁缝工作,那是继承于叔父的遗产勉而为之,父亲对现实的生活,并不钟爱,更无激情。
对妻子及孩子的责任,让父亲一方面不得不坚持下去,另一方面,内心里的梦想在不断强烈冲击父亲的心脏,矛盾的抉择早已让表面平静的父亲疲惫不堪。终于,父亲还是决定在四十岁这一天离开。
生日会那天,Thomas尾随借口离开的父亲来到了小镇的火车站,一番挽留,父亲仍然决定乘坐晚上八点半的列车迁往巴黎追逐自己的梦想。而这时,Thomas好像已经开始理解父亲的处境,只能目送离站的火车渐渐消逝在铁道的夜色中……而Thomas回到了现世,夜归巴黎的路上,迎面走来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虽是打个照面,却仿佛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家门外,透过窗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正在欢笑着为自己准备生日蛋糕,久违的笑容浮现在了Thomas的脸颊上……
==================================================================================================
很少详细的写完一整部电影的剧情,《远乡》看过的人不多,想在这里详述一遍便于博友了解,也利于自己重新审视。如果把这部电影和《在云端》以及《疯狂的心》摆在一起,我想,“老男人两部曲”则要变成“老男人三部曲”。
这几部片子有一个共同点,核心都提到了男人摇摆在对梦想、自由、激情的冲动以及对稳定、责任、家庭的逃避之间的那种两难状态。走出任何一步,都能够理解,只是这些决定带来的后果,都需要自己去承担。
相比于《在云端》和《疯狂的心》,《远乡》更像是一个悲剧,一个没有结果的悲剧。在父亲转身上车的那一刹那,痛苦的不仅是Thomas,父亲心中的那种割裂的苦楚又怎能否定,谁知道在日后的数千个日日夜夜里,父亲是否也为曾经的决定而悔恨自责,为自己给妻子儿女带来的苦痛愧疚不安。
分岔路,本就没有两全的选择,而走了一半再回头,需要具备的勇气和付出的代价更是无法想象。
所以Thomas回到了家,想起自己对父亲的依恋,再看到自己妻女的欢笑,他决定了自己的道路,不再回头。
值得一提的是,《远乡》的背景音乐空灵舒缓,画面干净清新,没有杂质的观感加深了剧情本身的感染力,非常好的治愈系影片,心静的时候不妨一试。
童年往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