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小说《买媳妇》梗概
编剧:鲁人
电影剧本根据作者鲁人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买媳妇》刊发于2001年4期的《北京文学》上,2001年6月4号——7号被《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作了转载。2004年又被《旅行文学》转载。)
剧本在原创小说讲故事、塑造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运用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来营造这个剧本。
故事背景发生在鲁西南农村。农家院子里破旧的房屋,一位位兴高采烈的村人正在忙着办喜事。
洞房内,桌子上燃烧着一支红蜡烛,红红地烛光下,新娘子小叶一张充满了恐惧的脸上,大滴大滴的眼泪往下滚。
大龄青年兰采禾在人贩子单大姐的说和下,借钱,从人贩子手中买了一个名叫玉棉的四川女人。兰采禾的运气,实在是不算好。等他到了家,打开麻袋后,走出来的是一位结过婚的女人。
小叶几次逃跑都被丁家给抓了回来。
少妇玉棉虽说是一位结过婚的女人, 孩子都四五岁了。兰采禾有点失望,但失望之余,还有一点让他感到满意的则是:这名叫玉棉的女人,虽说是孩子他妈,可长相上还算漂亮,年龄上也比兰采禾,要小个四五岁。
玉棉虽说在兰家一次也没跑过,但她却从来也没有和兰采禾同过床。这期间,兰采禾要求了好几次,但都被玉棉拒绝了。
兰采禾白日里到田地劳动,玉棉在家里帮助兰采禾收拾家务、做饭,这让兰采禾内心很感动,他下决心要留住玉棉。
这些日子,玉棉告诉了兰采禾自己不幸的命运。她本是四川偏远山区的一位教师,不幸被人贩子掠走,途中多次受到侮辱,为了家人和学生,她活了下来,并期望兰采禾放她走。兰采禾很矛盾。
到了半个月头上的这天傍晚,收工回来的兰采禾,在玉棉做好的饭菜桌上,又放了一瓶新买的白酒。并对玉棉说:“你来了以后,劳累了许多,今天算正式为你接风洗尘。”
好可怜的玉棉啊,她今晚绝对没有想到,好人兰采禾,也会有好人的计谋。
玉棉的身世深深感动了兰采禾,这一宿,兰采禾再也没有合眼。宁静的乡村暗夜里,他为玉棉系好纽扣,盖好棉被,守望着睡梦中的玉棉,兰采禾以筷子击碗沿,叮当当的脆响下。兰采禾以山东大鼓的腔调唱:岳王爷遵母训,精忠报国……
兰采禾最终要送玉棉回家,村人反对兰采禾的作法。
兰采禾将玉棉送回家后,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遍体鳞伤的兰采禾回到家后,村人全骂兰采禾是个大傻子。但很快公安机关就将人贩子和其他人员抓了起来。
玉棉在家乡受到丈夫和村人的歧视离婚。离婚后的玉棉无家可归,最后想起了好人兰采禾。
除夕前的下午,兰采禾正在自家门口帖春联,忽然看见一个即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女子向自己走来。兰采禾终于认出是玉棉,就将匆匆走过来的玉棉,一把紧紧地抱在怀里。
好人兰采禾和玉棉终成眷属。
剧情一波三折,多次峰回路转,另外通过剧情展现出来的人性善恶的开掘褒贬,以及对当前农村依然存在的不良意识的抨击和优良传统文化的歌颂,都别出心裁,且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