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峻:名家风采---沈义贞
| 分类: 文学评论 |
【南艺学报·名家风采:沈义贞】
沈义贞,男,1964年4月出生,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8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2006年期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影视系系主任。2006年10月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作,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校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戏剧与影视学”国家一级学科暨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已出版专著《影视批评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散文话语策略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等4本,论文集《艺文漫话》(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本,主编、参编《中外电影名片导读》、《世界电影名篇探胜》、《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江苏文化史论》等20余部,在《电影艺术》、《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有关影视理论、现当代文学学术论文50余篇。曾经主持教育部项目、江苏省政府项目等8项,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5项,并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曾多次担任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广播影视政府奖、江苏省电视家协会“金凤凰奖”、江苏省作家协会“紫金山文学奖”评委。
沈义贞教授
1985年,大学毕业
200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委张怀西在南京接见沈义贞等
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论坛
担任西南大学电影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主持南京艺术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日影像文化研讨会”
在江苏省动漫界举办的“数字艺术教育行业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
邀请台湾作家无名氏先生来宁讲学
与台湾作家白先勇学先生在一起
2003年与仲呈祥先生在一起
邀请知名导演管虎来宁讲学,左为黄式宪教授
向香港导演彭浩翔赠送漫画像
与著名导演贾樟柯在一起
主持孟非讲座
与《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博士在大别山
与沙叶新先生在一起
与董健教授在一起
与刘长瑜在中国京剧院
与钱理群教授在一起
与陶泽如院长在一起
与浙江师范大学金汉教授在南昌,谨以此照纪念金汉先生
与冯健亲老院长在一起
与刘伟冬院长在太平湖
在俄罗斯考察、访问
在广西百色,重走小平路
在故乡老宅院子里
在老家门前与老邻居在一起
在青海
在太平湖
在天柱山
在云南
1.研究方向
影视批评理论、影视编剧理论、20世纪中国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记录片美学、影视策划等。在《电影艺术》、《文学评论》、《中国电视》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梦幻中的抽象中国——关于〈卧虎藏龙〉的美学思考》、《电影特性再认识》、《艺术还是商品?——关于影视批评标准特殊性的考察》、《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跨国想象: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新趋势》、《塑造国家形象:影视艺术的新使命》、《战争片与现实主义》等学术论文40余篇,计30余万字,出版专著《影视批评学导论》、《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等2部;另与他人合作编著有《世界电影名篇探胜》、《20世纪中国文学史》等16部。曾参与主持国家项目“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主持江苏省政府项目“当代数码科技文化与江苏发展”、“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散文的话语策略研究”、省教育厅项目“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等6项;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江苏省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等奖项4项;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主要论文
论苏俄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流变
漫谈当前中国电影存在的若干问题【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2-15
论江苏科技文化的构建
论“现实主义大片”兼谈当前国产大片的误区【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02-15
论四方田犬彦的电影史写作期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9-25
“电影的目的”之我见【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7-15
《包氏父子》与电影史建构中缺失【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1-15
也致“曾健在的台湾电影”
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刘伟冬; 居其宏; 沈义贞; 方仪【期刊】艺术百家 2007-09-15
战争片与现实主义——关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美学随想艺术百家2007-09-15
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刘伟冬; 居其宏; 沈义贞; 方仪【期刊】南艺学报 2007-08-15
塑造国家形象:影视艺术的新使命 【期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03-30
“跨国想象”: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新趋势【期刊】电影艺术 2006-11-05
李文朝军事题材纪录片、专题片漫议【期刊】南艺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07-30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
艺术还是商品?——关于影视批评标准特殊性的考察【期刊】南师大学报 2005-03-25
电影特性再认识 【期刊】南师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12-31
梦幻中的抽象中国-----关于《卧虎藏龙》的美学思考【期刊】电影艺术 2003-07-25
论当代游记散文的流变与转换 【期刊】文学评论2002-11-15
再现情感的深度——电视访谈节目《情感超市》评析【期刊】中国电视2002-08-15
现代进程之外的乡村呓语——评刘亮程的散文【期刊】文艺争鸣2002-05-23
教授为什么自掀“底牌”?——解析郑明娳的散文【期刊】当代文坛 2002-03-25
论现代散文的类型 沈义贞【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0-30
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回顾与思考【期刊】江海学刊2001-06-30
2000年度散文研究综述【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4-30
《论世纪末散文的美学演进》(博士学位论文)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2001-01-25
挑战时髦──评余开伟的《文学的蜕变》 【期刊】文艺争鸣1998-07-15
“散文热”与“大散文” 沈义贞 【期刊】当代文坛1998-02-15
寻找“新支点”──评刘醒龙的《寂寞歌唱》【期刊】当代作家评论1997-09-25
现代文学的四个层面及其现代性【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08-15
现代背景下的农业文化表述——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系列【期刊】南师大学报1997-04-30
论绅士视角与绅士散文【期刊】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7-04-20
《人间消息》与先锋派的盈虚消息 【期刊】文学自由谈1990-03-02
1982—1985年小说发展轮廓描述 【期刊】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2-31
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刘伟冬?居其宏方仪 沈义贞中国艺术报 2007-05-18
从无序到有序 【报纸】光明日报 2007-05-19
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刘伟冬、居其宏、方仪、沈义贞人民日报 2007-11-01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