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常见的三种力

标签: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 |
分类: 相互作用 |
第三周
2011-8-15星期一
前面用了两周时间复习了“运动学”部分,侧重直线运动,也简单复习了“平抛运动”,正好学校请唐山二中的任老师指导一轮复习,在三班讲了一节“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作为曲线运动的一部分。这样内容相对完整,其余曲线运动知识在后面内容中再复习。
从本周开始复习《相互作用》内容,基本思路是:
一.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一个方法法则:平行四边行定则
三.一种现象:平衡力现象
力的基本知识:
自然界的四种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
1.
(1)定义: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重心
(5)测量:测力剂(弹簧秤)
(6)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重力与万有引力、向心力的关系。F万>>F向,F万=mg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常见的几种弹力:支持力、压力、绳子拉力、浮力、大气压力、弹簧的弹力
(3)弹力的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
(4)弹力的三要素
大小:弹力是被动力,与物体所受其它外力及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静止时——平衡力;加速时——牛顿定律;
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常见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大小:
(4)三要素
大小: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与物体所受其它外力及运动状态有关:静止时——平衡力;加速时——牛顿定律;
方向:
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重点——相对运动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重点复习一下什么是“相对运动”,什么是“相对运动趋势”。
4、例题分析:
例1:长木板M在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以速度 v0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P、Q是两个平行放置的光滑固定挡板,v0方向与挡板垂直,一小物体m在垂直于v0方向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以速度v1沿图示方向在P、Q挡板之间平行于挡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试确定小物块所受长木板的摩擦力方向?
http://s1/middle/56b3cd5ch77756be3e170&690
通过此题说明什么是相对运动,如何从理论上判断相对运动方向。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试确定皮带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
分析:假设皮带是光滑的,则物体将沿皮带下滑,皮带不能把物体m传送上去,所以,物体m相对于皮带有沿皮带向下的运动趋势,则皮带对物体m的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