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到大, 我心飞扬——数字出版时代

(2010-08-26 11:32:18)
标签:

数字出版

mba

大老板

大企业

重庆

杂谈

 

    我认识的人里很少真正的大老板,张瑞敏、柳传志,还有比尔·盖茨,我都不认识。大老板本来就很珍稀,见一面也是要有缘份的。

    但小老板我却认识很多,他们有的经营一个广告公司,十来个人,租两间房,买一些家俱,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有的经营服装公司,自己没有店,也做不上大品牌的代理,长年累月穿梭于服装厂和租来的柜台之间,赚一点小差价;有的开一家火锅店,每天一两万的流水,一二十张桌子,从上午营业到半夜;有的是书商,事事必需亲自出马,亲自去出版社买书号,亲自和作者谈稿费,亲自参加订货会,到处递名片,和经销商套近乎;还有的是高科技企业,老板到处找业务,拉到工程了就请几个哥们去安装,请几个博士去培训,平时最多请一个会计来做帐(兼职)……我认识的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都很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但是,往往他们只能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对于他们来说,现实的目标不是进入世界500强,而是要在严酷的竞争中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他们不仅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而且努力学习,不断地充电,换脑,进行各种各样的革命。可惜收效甚微。

    我一个朋友,平时很舍不得,出门从来坐火车,从来不忘叮嘱联系人,打手机要打“133”那个号,接听不收钱。他拥有一套复杂的通讯系统,“139”“133”外加一部小灵通,根据资费随时选择最佳方案。就是这样一个三机在手的老板,居然一掷十几万学费,到北京来学MBA,且不说学费和来往食宿,接听多少个“133”也补不过来,就是因此而花费的时间,也是一笔不得了的成本。但是他安之若素。

小老板读MBA,并非是想混个文凭,好到大企业去应聘,也并非仅仅是为了虚荣,让人说他是个儒商。他们真的是想学点东西,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出名堂来。

    但是MBA学的是些什么课程呢?究竟有没有用?

    小老板却往往把自己的摊子当成了大企业,煞有介事地学习着大企业的一招一式。不在真正带来利润的业务上下功夫,却钟情于华而不实的所谓“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一切都要“正规化”,将大量精力倾注于形式的追求之中。

    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两人打赌,甲说:“街边那个三个伙计的包子铺一定也有两个经理。”乙不信,打电话去:“喂,我找你们经理!”服务员问:“是肉包部经理,还是菜包部经理?”甲乙喷饭。

    笑话中往往有着深刻的道理。

    大企业是因为它规模太大,人员众多,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所以需要有数字化的管理,以使首脑和下层之间能畅通地上传下达,命令才能有效地执行;需要有各种流程,以防止混乱发生;需要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堵塞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

    而你就是一个小企业,公司就那么几个房间,人员也就那么几个人,公司的一切都在你眼皮底下,一切你都心中有数,如果嘴上就可以马上指挥的,就最好不要什么纸上流程了;如果按你指示就可以很好完成的事情,就最好不要再开会讨论了;规章制度应该有,但最好不要今天一张、明天一部的。而且小公司因为员工彼此熟识,天天见面,所有情况都在大家眼中,就更需要灵活处理,平衡各种关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你是小老板,过场做得再多,效益不好,你就活不下去。而你天天和员工在一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手下看你脸色就知道经营情况的好坏。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的小老板不需要鸿鹄之志,不需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大,MBA可以学,但学的是精髓,不是皮毛,花架子是没有用的。有时西服穿在大老板身上是正装,感觉气派;穿在小老板身上则变成了戏装,感觉滑稽。

    所以啊,现在我们就是一个小公司、小企业,当务之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生存,再发展。将来发展大了那是将来的事情,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满世界一样,大企业少,小公司多;大老板寡,小老板众。但有一个结果是一样的,只要不挣钱,都会完蛋。

 

                                                         ————  《商道之道》序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