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
(2010-06-26 13:13:20)
标签:
泥鳅盆子金鱼烈日余辉教育 |
烈日下的泥鳅
去年夏天,我和一个小孩去溪中抓泥鳅,在烈日下辛苦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抓了七八条泥鳅,并且把它们装进了一个瓶子里带回了家。这些泥鳅一个个充满活力,像顽皮的孩子,自然的精灵,没有忧虑,只好奇心的环境。
为了使它们得到多一些的水,我又把它们倒入一个不大的盆子里,倒上水。因为活动的空间更大,它们显得更自在些了,一个劲儿地在盆子里转圈,我觉得这样它们可能就可以活得久一些,便就没再去管。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盆子的泥鳅,就顺便去看了一下。经过一个下午烈日的暴晒,盆中的水明显少了许多,那些泥鳅们也不像刚抓回来时那样活蹦乱跳,生气十足,而是一个个焉了气,漂浮在水面。
这时我隐约感觉好像少了一两条泥鳅,环视四周,我惊讶地发现在距离盆子不远的地方有一只泥鳅,它静静地躺在那儿,没有一丝动静,夕阳的余辉洒向地面,照着它干巴巴的身体,黄昏之下,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我伫立不动,我为它而感到敬畏,我知道,它死了,它为了生命的自由而死了,它可能知道盆外是没有一丝水的水泥地,或许它不知道,但是它知道待在盆子中或是一死或是被囚禁,然而出去可能会有自由生活的机会!是的,它死了,但是它死得有价值,这也许就是一只卑微泥鳅一生中做的唯一一件伟大的事——生物为了生存和自由与人类斗争。这时再看盆子里,那些原本已经不再动弹的泥鳅时不时奋力地跳出水面。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在它们跳出水面的一瞬间洒在它们身上,给予它们最后一份温暖,这也许是自然对它们的同情吧。但是它们不惜于这些,虽然它们中的一些研究因精疲力竭死在了盆中,但是活着的仍在努力着。也许它们知道跳出去一定是死,但是它们更明白:死也要死得自由,死在自然之中!
我感到很羞愧,我觉得我的行为很无知,跟生物的自由相比,人类对于它们的囚禁显得多么无力啊,反而更显露出自然的高尚,人类的愚昧。
是啊,生物在人的眼里是分等级的,但是生物追求自然、自由的程度有时却不是按这个顺序排列的。同是生活在水中,人们觉得金鱼漂亮,泥鳅恶心,然而金鱼已经安于现状,屈于人类的驯服,泥鳅却还有抗争的精神。所谓的国宝大熊猫不也是这样吗?除了做表演,不也就是等吃、等睡、等死了吗?
这些虚伪的生物啊,难道它们不是卑微的吗?是的!但泥鳅却是伟大的。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像大熊猫、金鱼这样的人岂不是太多了,难道有这样“品质”的生物不能称得上是“国宝”吗?它们数量少,但是有这样“品质”的生物却不少啊!
这真是对人类无知的讽刺,对虚伪生物的讽刺,也是对人类愚蠢世界观的莫大讽刺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