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写的文革期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的事情,那样单调贫乏的岁月被作者称为黄金时代,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反讽。小说中的主人公王二在那样荒唐的年代里回答问题每每要讲求什么逻辑,这本身就是最不逻辑。

史可饰演的陈清扬和孙刚饰演的王二
但无论怎么说,那样的年代虽然是一个灾难,但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青春,就是他们的黄金时代。社会只是一个人生存的背景,无论那背景怎样,生命都会按它自身的逻辑运行。每个人都会获得命定的那一份,融洽的始终融洽,冲突的始终冲突。于此,我们可以从王小波犀利的语言中感受到他深深的悲哀。
每个人都有生命的黄金时代,但不一定个人的黄金时代和社会的黄金时代合拍。
从小说《黄金时代》到话剧《黄金时代》,我们看到了从王小波的天才反叛到夏波的冷峻思考。作为话剧的编剧,夏波在文本的取舍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既保持了王小波语言的犀利、幽默、自由、洒脱,又增加了更具冲突性的戏剧语言,在演出中我们可以多次领略到这样的语言魅力。作为导演的夏波,要把一部小说变成一部话剧,他对整个戏的掌控很有分寸和力度,这无论从专业演员史可、孙刚及客串头一把的董路的表演,还是从话剧的舞美布景、灯光造型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样的力量。
夏波说:“我的话剧力求的思想性,是指对当代人文人性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和解剖,对理性丧失、自我人格丧失以及今天许多物欲膨胀、极端实用主义等现象进行解剖批判,并呼唤健全的科学理性和慈爱的人文关怀,以及人格的独立与自由等。”夏波的话和他的话剧行动展现了他思考的价值,他这样的思考者对今天的人们很有榜样的作用,在每个人自己的黄金时代,我们该要什么样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人格和操守,真是很有启迪。
夏波开启了属于他自己的黄金时代,我们应该给他掌声,掌声不一定雷鸣般,但一定要有,这说明我们在这样的黄金时代也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思考。

第二幕:关于“队长家的狗的左眼是否被王二打瞎”事件。(董路饰罗小四)

第三幕:关于“陈清扬是否是破鞋”的论定。(史可饰陈清扬,赵奎娥饰三闷娘)

第八幕:关于“王二自我消失案”与“王二之死”。(哈斯巴根饰队长)
演员谢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