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幼儿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3-06-01 09:10:04)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幼儿园
教科研课题申请议定书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
幼儿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的研究 |
研究起止时间 |
2010.9——2012.2 |
|||||||
形式 |
2、研究案例分析等。 |
|||||||||
课题承担 人员简介 |
序号 |
姓名 |
职 |
任教学科 |
研究专长 |
课题内分工 |
||||
1 |
薛丽萍 |
小学一级 |
小班各科 |
|
负责课题的规划、调整、总结等 |
|||||
2 |
陈敏 |
小学一级 |
中班各科 |
语言 |
负责课题的落实,材料的收集等 |
|||||
3 |
陈严 |
小学一级 |
大班各科 |
语言 |
负责课题的落实,材料的收集等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
研究背景: 1、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3~6岁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和最关键的时期。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说:“任何一个孩子在他两岁之后很快会成为一位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天才语言家……到6岁后又会很快失去掌握语言的这种能力。” 幼儿的语言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可以说,物体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中介和桥梁。我们要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主题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改变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让幼儿主动的讲”。总之,要想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必须重视发展孩子的语言。 2、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 如何创设一个丰富、适宜,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课题研究的意义: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指幼儿对母语的听说能力的发展,即听得懂,说得清。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3~6岁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和最关键的时期。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说:“任何一个孩子在他两岁之后很快会成为一位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天才语言家……到6岁后又会很快失去掌握语言的这种能力。” 幼儿的语言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可以说,物体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中介和桥梁。我们要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主题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改变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让幼儿主动的讲”。总之,要想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必须重视发展孩子的语言。 |
||||||||||
理论思考(包括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 |
||||||||||
理论思考 1、有关的概念界定。 2、理论依据。 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恰恰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丰富、适宜的环境创设,能让幼儿充分有效的感知、自主地参与,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幼儿一日生活、集体活动、游戏活动为切入点,养成幼儿在与各种环境创设的互动中,喜欢听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熟悉的谈话、故事、儿歌等。使幼儿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其行动。 2、探索适合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途径,提高幼儿的语言词汇,发展幼儿表达理解、倾听能力,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词汇入手,重视积累词汇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幼儿掌握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质量,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充实生动。所以,培养幼儿表达能力首先必须从丰富词汇入手。 教学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3、阅读绘本,累积语言经验 绘本阅读活动是儿童语言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绘本阅读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促进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与父母、老师、同伴能够多交流,而且是愉快的交流,那么就会刺激儿童表达和交谈的欲望,丰富和累积其语言经验,最终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学生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4、讲述故事,丰富语言内容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也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幼儿在学习故事中可以获得间接知识经验,可以增强幼儿的道德感。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情节,可以巧妙地让幼儿掌握道德行为标准,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可以从中学到大量新词汇。 5、诵读儿歌,体味趣味语言 儿歌以其篇幅短小,内容短浅,节奏明朗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儿童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一种文学形式,易于幼儿接受、理解、记忆,对于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语言有重要的作用。一个故事、一个儿歌、一个图片,幼儿可能只是记住了其中的一句有趣的、经典的的话,但可能就是这一句幼儿感兴趣的,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幼儿学语言的兴趣,加深了幼儿的理解,丰富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6、参与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
|
|||||||||
研究中运用的方法 |
|
|||||||||
1、调查法(主要通过跟踪调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内容提供参考); 2、观察法(细致观察孩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及师幼互动情况,进行分析诊断); 3、案例研究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方法策略的运用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以了解内容选择的适切性以及方法策略的有效性。) 4、文献法(了解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所阐述的观点,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及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5、经验总结法(及时地总结经验,将对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
|||||||||
课题研究计划 (含各阶段研究步骤) |
|
|||||||||
l、 2010年9月,成立课题组,提出课题,召开专题性研究会,完成对课题的论证,上交课题申报书,确定实验班。 2、 2010年10月,课题组研讨会,讨论和研究训练内容,以及操作方法。确定人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及时反思活动情况,总结经验,讨论改进措施。 3、 2011年1月,做学期小结,收集好本学期材料。 5、2011年2-6月课题组进行课题实验。 6、
2011年7月,召开课题研究会,了解研究进程共同交流研究体会。 |
|
|||||||||
课题 责任人签字 |
薛丽萍 2010 |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签字 |
学校盖章:2010 年 9月11日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