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茶痴:王濛和张岱

(2015-09-02 15:26:51)
标签:

文化

随笔

杂谈

分类: 不留·文案

  中国历代文人,大多会说喝茶的好话,史上便流传出一些喝茶的情趣故事来。极少听说关于喝茶的坏话,即便现在,也顶多是听人家说体质的问题不适合饮茶,或不习惯饮茶,也没听谁说喝茶不好,害怕喝茶云云。  

  说来也巧,那天在新买的厨之宝红外线灶上煮茶叶鹌鹑蛋,闲来无事,拿了本《世说新语》,站在炉灶边一边喝茶一边等着,随手就翻到一则古人喝茶的故事,竟然说喝茶是“水厄”,吓了我一跳。


话说茶痴:王濛和张岱


  其实这个故事还挺有趣,说东晋名士王濛特别好茶,一整日不停地喝茶,特别陶醉。那时的王濛已官至司徒长史,找他搞关系办事儿的人很多,家里自然是宾客满至。然而,一有客人来,王濛就一定要拉着客人与他一起喝茶,人们去他家的时候都颇为苦恼,必会说“今日有水厄”——你看这王濛,都傲娇成什么样儿了,竟能把客人喝成这样!  
  想必古人都是坚信算命或风水的,所谓“今日有水厄”,意思就是今天遇水会有灾劫,不吉祥,乃至于今天连茶水也不能喝了。中国古人的喝茶之风,兴起于三国魏晋以后,那时候不习惯喝茶的人,都戏称喝茶是“水厄”。其实到了后来,“水厄”又有了嗜茶的意思,汉语语义的演变真是太丰富了。  
      由此可以看出,古时候的茶真的是很苦的。你看,做大官的人喝的茶都这么苦哩,普通老百姓怎么能习惯呢?否则来几杯上等的金骏眉、猴魁、西湖龙井,不把这些士大夫喝醉了才怪。所以我们现代人多幸福啊,可以喝到那么清香甘甜的茶。我想,也只有中国文人能把苦茶喝出精神来,也只有装逼的人能把苦咖啡喝出瘾来……   
  可是你看《诗经》里头怎么说的:“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如果茶不苦,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吗?如果茶不苦,厨之宝红外线灶能煮出上好的茶叶鹌鹑蛋吗?我想,如果有个你无法拒绝的人爱喝苦咖啡,还非要你陪着一起喝,你一定也会觉得是“水厄”吧?
  细细想来,王濛那个时候的士大夫,大多是从北方南渡过来的,可能是因为平时没有饮茶的习惯,所以才难以忍受喝茶的苦涩。为了应酬偶尔喝喝也就罢了,几杯下来还是可以忍受的,可让人感觉到了“厄”的程度,这位王濛大人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了呢?做官就任性是不是?他显然不是喝一两杯的问题,而是一泡接着一泡、一壶接着一壶地陪喝……,不喝还不行,万一不给办事了咋办,对吧?  
  谁让王濛是位风流名士呢,谁让他少年时放纵不羁呢,到了晚年虽说克己励行,清廉清简,那不羁的本性难改,只好投射在喝茶这种事儿上了,可谓一个“痴”字。这个“痴”里面,有王濛可爱、率性的一面,他究竟痴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王濛与另一位叫刘惔的名士同席而坐,王濛喝茶喝到痛快时,忘情地跳起舞来。刘惔说:“阿奴你今日比得上昔日向子期的任率呀。”
 
 话说茶痴:王濛和张岱 
 
  这实在是个有情趣的人。明末散文家张岱有一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此话用在王濛身上太合适不过了。不过,张岱自己就是个历史上颇有名气的茶痴,所以这句话说得够自得了!果然文人习气相近,夸自己都这么有水平啊!  
  放下书,一边喝茶一边脑补了这么多,从沧海一粟的历史中遗落的“水厄”之说,好像终于被我烹饪的够味了。架在厨之宝红外线灶上的小铁锅,正吧嗒吧嗒的响着,茶味之苦,茶味之甘,还没完全渗入鹌鹑蛋的体内,但其香已在空气中弥久不散了。真是诱人啊!也不知茶痴王濛和张岱是不是有我这般幸运,还知道用茶叶煮蛋吃?
 
2015年7月,广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