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我为这世界做了些什么?
巫小茶
柴静在雾霭调查《穹顶之下》中所做的演讲,让我有些坐立难安——我从未以一位母亲的视角,如此直观、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下一代将面临怎样的环境灾难,而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究竟对这样的环境又负有怎样的责任?我从未思考过,我能在环境上为我的孩子做些什么。

我们对雾霭的认识,常常停滞在对“尾气排放、化工厂污染”的大环境的抱怨上,总觉得那是国家监管、能源政策不力的缘故,应该在改革上做文章。柴静在调查中剥洋葱似的一层层剥到中心,触及到难以撼动的核心敏感的问题上,我们嗅到了“空气中全是钱的味道”,“有义务但没权利的无奈”——说出这黑色的本质,真是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所以,我们更热切得等着,盼着,喊着ACEP蓝永远蓝下去的那一天,而除了等着,盼着,我们能做什么?如果柴静的演讲只是触及到了宏观的内核,我想,对我们每个小小的个体来说,这声呐喊无非只是隔靴搔痒。可她却给了我们小小的,深入人心的无限欣喜与感动,她以那么可爱、可敬、温暖的方式,用自己的行动呼唤着穹顶之下的每一个人的反思,让人们真正意识到,这大世界的改变,应该从你我的生活中来。

像小小的厨房一样微不足道吗?可那穹顶之下所以有难以撼动的现状,就是因为这所有的微不足道。
让我们和自己的爱车说NO,转身骑自行车或挤公车地铁上班——感慨之余,有多少人能说到做到,不皱一下眉头?我们从没有将环境的意识、爱的意识植入到血液和心灵之中,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如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默默地为雾霭现状做着看似微不足道却极为源远流长的贡献。
我都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我多么不安。我相信,柴静的调查必然会加速社会对能源环境的改革与监控的意识,而我被深深触动的是,她于对每一个小我的召唤,小小的行动,小小的提示,这无数个小小,正轻推着我的意识之门。
我在厨房里踱步,思考着我的小小的节能灯、小小的家电。我第一次注意到我所用的灶具品牌叫“厨之宝”,这个名字,以前对我而言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直到现在我才和它重新认识,而我竟然想要了解它是以怎样的原理运作,是否节能,莫非我已被柴静的追根究底深刻地潜移默化了?
我跑到电脑上,利用强大的互联网为自己扫盲了“红外线灶”这个概念,欣喜的是它果然高效能,无烟无明火,还可节省燃气达40%以上……,我对着电脑良久无言,似乎应该感谢房东先生的先见之明以及体贴周到,装了这么好的灶具给我用,省了许多钞票不说,无烟且健康,直接杜绝了我换下不节能灶台的可能性。
“我们难道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吗?”这是《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中,精灵塔瑞尔对美爆了的精灵王子说的话。看完演讲视频的瞬间,这句话就从脑海里蹦出来。后来,我在小巧又干净的厨房里做饭,脑子里DUANG的全都是这句话。

我突然明白,穹顶之下我要留给孩子的是什么——不是用嘴巴告诉她怎样去环保,不是讲道理,而是让她感受到我们和世界在一起,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都是充满了爱的意识——因为这样的意识,才有了所有充满爱的行动。我想,人们若是从爱的意识中来,那环保的意识和行为,都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而不再纠结,那么所谓的从我开始,拒绝使用低劣不节能的用品,就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的自律行为了。
意识到这点时,我很高兴我和孩子正住在一个空气清新的美丽小岛上过着简单的生活。这是我可以为孩子选择的环境,来保护她小小的身体。
能够让孩子认识世界的爱,一定是带着孩子行走在路上;而能够包裹并滋养孩子内心的爱,一定是在家里,在客厅,在厨房。
在一盏小小的节能灯里,在一台非常节能的厨之宝红外线灶上,在我亲手烹饪的香喷喷的晚餐中……,点上一支小小的无烟蜡烛,与小小的姑娘一起分享一整个美好的世界。
2015.3.9,广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