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个孩子
两年前咬牙切齿地喊着奔三的巫小茶眨眼就坐在奔四的动车上,眼睛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风景,不时瞧瞧身边时而熟睡、时而活蹦乱跳的女儿。手上捧着《阿米亥诗选》,床上叠着《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波伏娃——激荡的一生》、《木心文集》、《三诗人书简》、《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些都随着动车向内行驶。眼前到处都是路,即便起点只是一套在异乡租来的三居室。为了让时代在加速度中所呈现的(丑恶与壮丽叠加的)画面以快切镜头植入灵魂,在荒谬中确定自己的存在,我每天都让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以缓缓的目光扫描生活,全身心地进入生活。自己是一组长镜头。“亲自生活”是一个朋友以他亲身实践对我说过的四个字。它让我对自己彻底放手,得以全身心融入在生活中所扮演的一切角色中去,生命意识到内容的存在。我体会到这种慢所带来的紧迫,不是盲从与迷失,而是加倍的珍惜。几年前我会忧伤、悲愤、沸腾、流泪、责备、绝望、傲气、张扬,会渴望一个怎样怎样的理想世界,希望世界怎样对我,而现在我只会问——我做了什么?我该怎么做?我能像个未受污染的孩子一样充满爱、快乐、宽容、信任和希望吗?寻找了很多年,才发现答案从一开始就像种子一样埋在自己的心里。我也曾是个孩子,是我的孩子让我找回了自己。当我把爱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时,我获得了内心的富足。看得见人生的终点,或长或短,走哪条路却都不再有遗憾:因为爱,我努力工作;因为爱,我可以变成一个很棒的全职妈妈;因为爱,我写下文字,留下语言。很庆幸,现在,我也是一个孩子,可以不知疲倦、充满好奇地生活、学习、写作、工作、涂乱七八糟的鸦。
2012-8-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