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好生尴尬的记性
(2010-01-06 23:22:21)
标签:
山西晚报记性钝击《情人》三笑杂谈 |
分类: 倔强·随笔 |
《好生尴尬的记性》
巫小茶
刊于山西晚报12.29第21版博客副刊
我的记性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该说我冷漠,还是说我迷糊,抑或是可爱?总之是很抱歉哪!
去步行街散步,不得不汇入无法分辨面孔的人群之中。迎面走来一个年轻女子,微胖,皮肤白皙,她突然停在我的面前,和我打招呼:“哎,好久没见啊,你家是不是还住庙前啊?你老爸的店还开着吧?”“是呢。”寒暄几句,各奔东西。转身自己郁闷:“我和她认识吗?还是不记得她了?”
当然,我非常喜欢那种在我嘴巴张大表示诧异却还没有“嗨”出来时候,性格直爽地打断表演:“不认识我啦?我是×××!”然后我就会咯咯地笑起来,说:“原来是×××啊!变化真大呀!”说这话是不用脸红的,因为我都算好了。
更让我抓狂的是阅读、观影,我经常怀疑我看它们有什么意义。即便是我从小到大翻阅无数遍的《简爱》,即便是无数次击中我的《情人》,只要过了一小段时间,我就压根记不得里面写的是啥。情况好一点儿的话,我会记得一些大体的轮廓,或者更难得的时候会留下一两个小小的细节。即便当时立即写了相当深刻精彩的读后感、观后感乃至错综复杂的解读,写完之后我就有本事立即忘记!所以,看一遍和看无数遍没有什么区别,深刻或不深刻也没有区别,因为对我来说每一次的阅读和观看,都是全新的!
而且,你和我说的时候,我很可能会问:“哦,那篇影评是我写的啊,没印象……”所以,我写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聊以自慰,在记忆空白的空虚和悲伤之中,告诉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没留下过,它们至少在我生命中的某一刻,给了我强大的充实和真实的存在。
我是那么依赖文字留下的印记,仿佛只有它才能安慰我微薄的自信和希望。现在似乎落下个强迫症,看一个电影如果不写点什么的话,我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欠了谁一大笔钱没还。所以,家里碟片七八百,基本都成了我克制自己欲望的磨炼,不想欠债嘛。
问题是,怎么着也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了,我愣是没那么多时间和勤快的品质来还债。
跟帖:
生命核心的处理器不断地接受生活尘埃的钝击,能在内存中读写已显得不容易,刻进光盘永久珍藏的更是寥寥无几。 ——李三笑
巫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