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诗一首,窥视诗与读者的恋爱关系

(2007-08-09 23:44:01)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交谈·诗评

《周游幸福的开始》

文/唐棣


请你把所有听不懂的语言
忘记吧!这是咱们内心唯一的桥

 

桥下的河流好比我写下的句子
你宽容的爱情啊,总会从上面经过
两个人周游幸福的开始是港口
等待着这条载满戒指的船
驶出第一重你指尖的石榴林


    我不想评价这首诗的好坏。因为初读,以为是爱情诗,写的美美的,诱惑的,特别是结尾,画面感很强,“第一重你指尖的石榴林”让人浮想联翩。可仔细一回味,一思考,我就不知道这诗到底在讲什么了。如果是爱情,为何主体重心又让人感觉是“语言”“句子”这样的印象呢。而且单纯作为爱情诗,从头到尾除了美,要理顺它却不容易。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这个作者很牛的在里边想隐藏什么。这么一想,我就和这首诗较起劲来了。


    大胆沿用我对这首诗眼的捕捉:“语言”与“句子”,说的就是诗。刚好与我内心对诗歌与读者关系理解的这部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刚好借这首诗强加我对其理解的一些对诗歌和读者的观点。涵盖在这首诗中的,其实是以爱情为喻。若语言是桥,河流是诗句,爱情就是阅读的碰撞。诗只能寻找相通的灵魂。而从作品到读者的共鸣和理解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作品才完成了它的完整。可以称之为“幸福”,是两者之间共同达到的。另外我也觉得,这种幸福和共鸣像来电,不是去解剖而得来的,所以语言不过是个外衣。回到第一段,若是听不懂,不如忘记。而对于戒指为什么是满的,那是因为灵魂是唯一,作品的指向性却不是唯一的。戒指所寻找的灵魂也不是唯一的,但却必是相通的。“你指尖的石榴林”可以是第一层共鸣,而第一重之后呢?是否有第二第三重的风景,就是个留白了,作品本身无法得知,那是“你——读者”的意念所在。

 

    仁者见仁。作品寻找灵魂相通的读者,但不是唯一。刚好这个主题的灵魂通过这首诗找到了我,我很开心的和它聊了一下,得出以上结论。它说,它还要去寻找其他灵魂,一会就远远的甩开我了,而我却还紧追不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