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牟宗三为何贬张栻而捧朱熹?这里要纠正几点学界广为流传的谬误之说

(2024-02-09 10:23:39)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谬误之一:南宋理学张浚最先提出正心诚意之说,而非朱熹。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杨万里在绍兴二十九年调任永州县丞后,三度请以张浚为师,张浚闭门不纳。但架不住杨万里之心至诚,故此收杨万里为门人,并告诫杨万里要正心诚意。后来,杨万里即以诚意为自己书斋之名,谓为诚齋。杨万里好友张栻曾为之作记。但广为流传的这个说法的时间是错的,杨万里到永州后三度拜见张浚不假,但当时朝廷对张浚防范甚严,张浚恐以此诛连后学,故此不肯起门见纳。绍兴三十一年春正月,朝廷用王十朋、陈俊卿等人之言,当启用张浚来御虏,但朝廷仍然深疾张浚之来,故此在当年正月二十六日下诏让张浚在湖南道内任便居住。当时杨万里在官府为县丞,自然先得此消息,因此在诏书行之永州府衙之后即着手再度拜见张浚。的确杨万里是写了一篇书札给张浚,将其比作当时孔子,大难过后必有后福,但杨万里拜见张浚的时间是在张浚得到朝廷自便的诏书之后。杨万里因与张栻友好而最先得以拜见出关的张浚。张浚以《礼记·大学篇》中正心诚意来诫勉之。

朱熹第一次提及正心诚意作为理学家修养的一大要务是在绍兴三十二年冬上孝宗皇帝的封事中。这距张浚告诫后生杨万里要正心诚意已经将近两年了。所以,首提正心诚意的不是朱熹,而是和国公前宰相张浚。

谬误之二,绍兴中禁二程之学的不是宰相张浚,而是皇帝赵构。绍兴六年冬十二月初九赵鼎罢相出知绍兴兼浙江安抚大使之后,赵鼎的门人陈公辅、吕祉等谋得到张浚的信任,首先向赵鼎的另一些门客发难。陈公辅在当年十二月末的奏疏中说赵鼎门人高视寬步、宽幅大袖以高自标榜为正统的程颐之学的门人,而其他则都是假冒程颐之学以诳骗世人。

张浚对二程门人多有提举。如多次举荐胡安国,最终还与胡安国的孙子和张栻结成了儿女亲家。

程颐的弟子尹焞特地从河南逃到四川投靠在四川做川陕宣抚使的张浚,张浚回朝后又多次举荐尹焞。而且,张浚与程颐的四大高弟中的谢良佐的弟弟谢良弼之子孙都有交际而且交情不错,张浚与杨时同朝为官,张浚为右丞相时,杨时任工部侍郎。杨时的儿子在丧期尚上疏支持张浚的抗金。

所以史称张浚禁绝二程之学不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