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枃何時赴桂林作廣南西路經略司機宜?張孝祥說張枃乾道四年二月遷判四川內江嚴陵

(2024-01-09 08:30:22)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我之前一直以為張浚故世之後,張栻、張枃兄弟當在湖湘守制三年,也就是到乾道二年秋冬之際方釋服從吉。但近日讀張栻與張孝祥的答和詩歌,發現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而上個世紀五零年代出版的張孝祥年譜,對於張孝祥的行實所記也不大準確。後來雖然有學者撰文考辨证誤,但依然有所不的之處。

張枃為何去了桂林作機宜?應該是受張孝祥辟舉。張孝祥隆興二年十月初四被湯思退諷令臺諫尹穡論罷知建康,落職閒居。但湯思退死、王之望、尹穡被罷退之後,乾道元年四月朝廷即以張孝祥知桂林兼廣南西路經略使。張孝祥被罷是因為尹穡說先後他出入湯思退張浚之門,為人不靖。但張栻兄弟與張孝祥關係密切,這從《於湖集》與《南軒集》收入的二人唱和詩歌可以看得出來。魏國公薨逝之後,二張兄弟仍然有名望。張枃少張栻六歲,據張栻《壽定搜》詩歌可知張枃生於秋,也就是紹興九年張浚五月得旨知福州,但卻遷延之秋九月方自永州行抵福州一事可知張浚夫妻在永州待產。也有可能是太夫人計氏恐暑熱之故,因此一家老小到秋涼之後方動身。

張孝祥被命為廣南西路經略使之後,需要兩班人馬,即桂林府與經略使司。所以張枃被張孝祥闢舉,這不足為怪。不過,張孝祥是乾道元年五月啟發的,曾經途徑張浚去世的在江西的最終住所憑弔並有詩作。其後,路過湖南,應該過訪二張兄弟,並辟張枃為機宜。本傳說張孝祥在桂林有治積,又有人說張孝祥在桂林專事遊燕,乾道三年便被住罷,然後徙知潭州,接替潭州知州劉珙。然張孝祥在桂林的治聲,可能與黃子默張枃二人的協助有關。張栻在送定叟官桂林和官嚴陵的二十五首詩歌中反复強調要他慎交際,而張枃本傳又說他在桂林和嚴陵判官任上都表現很能幹。

張枃乾道四年二月被旨任四川內江嚴陵的判官,張孝祥以其來去匆匆,曾作詩為記:

戊子歲二月,定叟如南山。行李太匆草,問君何當還。

而張栻有詩喜聞定叟東歸。這首詩說兄弟相別三年,逆推應該是乾道元年就隨張孝祥去了桂林。

而張栻自己其實也在乾道元年應潭州守臣劉珙之請為其謀劃剿匪一事,然後就籌資修復了岳麓書院。劉珙乾道元年六月到任,即拜訪張栻,剿匪事了便讓張栻等人主持修繕與招生工作。應該也是在乾道元年即正式出任了岳麓書院教長一職。

下面看看張栻與張孝祥的幾首詩歌:

知潭州張孝祥有《送張定叟》,曰:

戊子歲二月,定叟如南山。行李太匆草,問君何當還。

敬展南陽阡,永慕涕已潸。畢事卻登攬,紓子悲悴顏。

群峰最高處,眼界窮塵寰。紫蓋款佛刹,黃庭扣玄關。

夜榻藉雲衲,曉窗闖煙鬟。野飯薦筍蕨,幽尋剪榛菅。

酒賤可痛飲,詩成要重刪。勿作賈胡留,閨人賦刀環。

歸時買竹鼠,小破行囊慳。

張孝祥詩中的戊子年即乾道四年。先是,張栻在岳麓書院,聞弟張枃將東歸,作《喜闻定叟弟归》一詩曰:

吾弟三年別,歸舟半月程。瘦肥應似舊,歡喜定如兄。

秋日聯鴻影,涼窗聽雨聲。人間團聚樂,身外總雲輕。

張栻說與弟相別三年,但詩歌中情景又是秋天,所以說三年應該說是三個年頭而已。因為張枃自桂林東歸,可能要赴行在到張栻說與弟相別三年,但詩歌中情景又是秋天,所以說三年應該是三個年頭而已。張枃可能是隨張孝祥同被遷官。吏部辦理相關官诰文書手續,然後再回潭州準備行裝啟程赴官。張枃可能是隨張孝祥同被遷官。被遷官。張枃既得旨遷判嚴陵,張栻又作《別離情所鐘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嚴陵》十二章相酬。張栻於弟叮嚀之意,躍然言表:

自昔謹交際,人情易因循。敬始以念終,君子貴守身。

雲滿南陽陌,書藏善和宅。行行重回首,無使歸思隔。

歲律亦已暮,風烈雪漫漫。去路阻且長,念子衣裘單。

義路本如砥,利徑劇羊腸。何以書子紳,世德不可忘。

別駕亦何事,休戚理則同。但使民受惠,無論別駕功。

我昔臨此州,民容拙使君。子行為多謝,慰彼無毫分。

嚴之水淪漪,其山複蒼蒼。子陵釣遊地,草木有餘光。

藐茲遺體重,相對子與予。祝子以自愛,念不忝厥初。

送子目力短,朔風吹我裾。心焉獨如結,子也當念予。

鄰邦呂正字,質疑時以書。校官有袁子,苦語莫厭渠。

別離情所鐘,會合意無斁。如何僅逾歲,複賦弟行役。

巍巍孤高亭,念我昔所喟。子也時一登,千載起立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