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战神四太子兀术一败于姑苏陈思恭,再败于和尚原吴玠,随身数百战马,回师仅剩六匹
(2023-01-04 10:55:40)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建炎四年金兀术与挞懒分道搜山捡海,兀术走的是东路,一路杀到了台州海域,离宋高宗御舟不过一日之程。这期间宋高宗用了点计谋,留张俊与汤东野等人在明州捍御金人,理由是没有海舟分配了张俊了。不得已,张俊只好用谋士之计,在明州城外坚壁清野,把城周围三十里的居民房屋一把火烧掉了。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金兀术遣兵来至明州城外,做出了一幅攻城的架势,结果张俊组织官军在城墙上射箭抵抗。一时之间金兵不得入,便退师了。建炎四年正月初三日,金人再来攻城,张俊、汤东野等人先后溜之大吉。当然,宋高宗虽然给张俊全军加官七级,但答应给张俊的封王之事却食言了。
二月初,金兀术听说韩世忠到了镇江,担心他会阻格其大军的归路,便匆匆忙忙一把火烧掉了临安、明州、秀洲等城然后浩浩荡荡北归。结果,在平江却被韩世忠部属统制官陈思恭摆了一道,兀术一下子损失掉了不少士兵。据陈思恭的奏报大约有三百多人,这是兀术南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失利。
三月到四月末的四十余天里,金兀术与韩世忠相持在黄天宕等处,兀术不得北归,韩世忠也不能一举将兀术吞没。但是,在这时丞相吕颐浩打算组织军队去增援韩世忠,试图两相夹击,给兀术狠狠一击。但吕颐浩的这个建议被御史中丞赵鼎和参知政事范宗尹给联手否决掉了。当日赵鼎主张与金人划江而治,长江以北给金人,长江以南给赵构。范宗尹虽然没有提出划江而治的主张,但觉得如果吕颐浩成功了,则自己无望拜相,因此便转而支持了赵鼎的主张。史书上说,当时越州残破,最酷人心,赵鼎不乐往,因此便率同列亟攻吕颐浩之失,结果,四月二十四日,吕颐浩罢相,翌日既以范宗尹为右丞相,五月初赵鼎被除签署枢密院事。
范宗尹拜相之后,大力援引季陵入朝,六月初八日,季陵上疏,论张浚在秦州专制,江东危殆,张浚不发一兵勤王,季陵担心川陕之人不知有朝廷而只有张浚。
七月,高宗遣中使持御笔诏书往秦州督视宣抚司并催逼其兴师伐金。当时说刘子羽、王彦、曲端、吴玠等人都认为用兵的时机不成熟,是张浚好大喜功,力主移檄问罪与河东粘罕。但在这种情况下,别人都可以说战争时机不成熟,但面对皇帝派来督战的大太监,张浚是不可能说这些的。因此便决策九月用兵。
在九月癸亥的战阵中,兀术与其副手韩常被官军围在核心,韩常的一只眼睛被流矢射中。最后,两军交战了前后六次之后,傍晚时分,环庆路军统制赵哲临阵脱逃,导致了官军大溃。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绍兴元年,取得了富平胜利的陕西都统娄室得到了金主几匹战马的奖励,但兀术似乎没有得到预期的奖赏,因此在娄室临死时交代他不要和张枢密交战的遗言大为不满。前后组织了两次入犯。其中在十月份那次败得很惨,兀术自己也险险被吴玠射杀。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七曰:
娄室既卒,兀术遂會諸道及女直兵合數萬人南征。宋張浚命吳玠先據鳳翔之和尚原以待兀术,造浮梁於寶雞縣渡渭攻原,與吳玠連戰三日共三十餘陣,我師大敗,兀术中流矢,僅以身免。於是,兀术始自河東還燕山。
兀术自天會七年秋離燕山率衆南征,既而回攻陜右,以圖劍外。至是歲冬,由河東歸燕山。是行也,宋陳思恭戰於姑蘇,韓世忠戰於大江,劉錫戰於富平,吳玠戰於劍外,凡四戰,雖敗世忠與錫,我軍不能無損,加之往返萬里,首尾二年,兀术始行,有從馬數百,至是,宿六馬而還平陽,守蕭慶以三馬奉之,兀术之衆,自是不振。
粘罕以撒離喝為陜西路經畧使,屯軍於鳳翔。哈富旣死,兀术且回,故粘罕除撒離喝是職也。是時,劉豫已立踰年矣。陜西之地割属劉豫,而大金於陜西尚設官屯衆,何哉?是以翟興之軍守伊陽東西路,阻吳玠之軍,又保和尚原。陜西強敵之地,人心未安,豫雖有得地之名,我師終未能去也。
是歲,宋高宗紹興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