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紹興十四年大資張守資建康府,翌年春正月十五日薨於官,丞相張浚為撰墓誌銘

(2022-03-30 12:58:49)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現存張浚文集中,張浚應人之請為撰文稿甚少,可見者大率皆謫居避禍時與佛道游之閒暇文字,也有為與家族關係密切的佛教宗師所撰的墓誌銘碑銘等傳世。但張浚應士大夫之請所撰述之先人墓碑文字甚少,今可考者惟紹興十五年應張守子嗣之請而所撰之墓誌銘。可惜的是,張浚為好友張守所撰墓誌銘竟然不傳於世。或許有朝一日,張浚的這首墓誌銘得以重見於世。

史載,紹興十五年春正月十五日,資政殿大學士知建康府張守薨,謚文靖。守字子固,常州晉陵人。早年家貧無書,從人假借,過目輒不忘。登崇寧元年進士第,中詞學兼茂科。除詳定九域圖志編修官。以省員罷,改宣德郎,擢為監察御史。丁內艱去。建炎元年冬,召還,改官,賜五品服。……紹興六年十二月,召見,即日除參知政事,明日兼權樞密院事。七年,張浚罷劉光世兵柄,而欲以呂祉往淮西撫諭諸軍,守以為不可,浚不從,守曰:“必曰改圖,亦須得聞望素高、能服諸將之心者乃可。”浚不聽,遂有酈瓊之變。及臺諫交章論浚,御批安置嶺表,趙鼎不即行,守力解上曰:“浚為陛下捍兩淮,罷劉光世,正以其衆烏合不為用,今其驗矣,羣臣從而媒糵其短,臣恐後之繼者,必以浚為鑒,誰肯為陛下任事乎?”浚謫永州,守亦引咎請去,弗許。

紹興十四年,建康謀帥,上曰:“建康重地,用大臣有德望者,惟張守可。”至鎮數月薨。時張浚居潭州城南妙高峰宅中,聞張守之卒,震悼者久之。會張守子嗣遣使求銘於張浚,張浚即為之作墓誌銘。此文今已不傳,然周必大《張文靖公文集序》記其事:

德之盛者必有言言之文則行也逺肇自帝王之世臯陶邁種德尹躬享天心即其人也昔者孔子定書舉臯陶矢厥謨於三謨之首賡帝之歌至於一再而伊訓有一德太甲上中下千有餘言並載百篇之中以其可為萬世法也揚雄漢儒之傑然者嘗賦甘泉》,稱頌人主捜逑索耦豈無他人獨曰臯伊之徒冠倫魁能其深知聖人之意也後世文士平居道古今官逹掌制命論議于侍從訏謨于廊廟暇則作為詩歌以寓比興體雖不一要皆出謨訓然德有差等言有精粗其傳久近亦必隨之。若參知政事毘陵文靖張公,殆有徳之言,行逺之文也。初,以經明行修,發為詞章,連中科第,馳聲四方。在髙宗時,為名禦史掌內外制,遂踐二府。上以端人正士目之,大詔令多出其手,陳善閉邪,舉賢引類,功不少矣。再貳國鈞,垂登宰席,方且逡廵退避;或入侍經筵,或出典大藩,雖權臣專國,勲業不容盡究,而文集五十卷、奏議二十五卷,盛行于時。今公之孫戶部尚書抑學世其家數,請為序,某固嘗考公之徳,誦公之文,知其學術,本原乎臯伊,謀猷遇合于虞商,蓋中興人物之冠冕也。敬題卷首以補任昉《文章縁起》之未備云。公諱守,字子固,一字全真,其出處事業,則有故相張忠獻公志銘在。嘉泰二年九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