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1月31日,大连银行信用卡跟万达影院的10元观影优惠活动最后一天。这个月我可算是把这个优惠活动用足了
,带另一个孩子和他的爸爸去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心闯龙年》、我和孩子去看了《大魔术师》、我和孩子又去看了一遍《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心闯龙年》、我和一位同事去看了《碟中谍4》,总共才花了60元钱!而且是在大连市最贵的万达影院看的哟!
感觉超极值!
《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心闯龙年》拍得不错,挺吸引小朋友的;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感觉也挺新鲜的,但看第二遍的时候,就不怎么想看了。《大魔术师》也不错,我比较喜欢梁朝伟的戏,加上里面总是不断地有魔术出现,所以小朋友看着也挺高兴的。
《碟中谍4》果然不错,而且是相当不错呀!高科技、高惊险、幽默有趣、高潮到底,无可挑剔呀!我也别多说了,看篇转载的影评吧:
《碟中谍:幽灵协议》:一桶完美的爆米花
1.
即使考虑到暑期档火爆的《速度与激情5》,《幽灵协议》仍然是本年度的最佳动作片,没有争议。《速5》最后一场追车虽然完美的无以复加,但是前松后劲的结构比起《碟4》的高潮到底,还是欠了那么点霸气。《速5》确实幽默有趣,可《碟4》在这一点上也不输,笑点在这一部得到了强化,是整个系列娱乐性最高的一集。
2.
个人对这个十五岁高龄的系列电影极有感情,甚至超过了《谍影重重》系列。因为从96年到现在,这个系列不仅标注了阿汤哥的演艺事业,同时也在为我标注了几个特别的时间点。虽然年代十分久远,但我还记得96年跟老妈去影院看的《碟1》,初中跟某某去影院看的《碟2》,大学时候跟某某看的《碟3》,当然也不会忘记上个礼拜跟某某和某某看的最新的这集《碟4》。
3.
找来布拉德.小鸟导演这部电影也算一招妙棋,鸟导演明显在动作戏的编排上有自己的想法,同时笑料的使用也相当牛X(也许跟他的动画导演的背景有关)。
4.
说道笑料,得讲讲西蒙.佩吉。前面三集无论小组阵容如何改变,提供技术支持的都是文.瑞姆斯。这集换人纯粹是出于笑料的考虑,而西蒙.佩吉演起这类角色几乎就算本色出演了,完成的毫无难度。
5.
这集剧情复杂程度介于2、3之间,就是说剧情没有很复杂,但是也没到第二部那种可有可无的地步。核弹危机,偷密码,最后一秒拆炸弹,听着都腻歪了。把这么个俗套的故事讲得这么让人激动,那就真是本事了。
6.
《碟中谍》系列跟007和其他的系列电影一样,剧本是由自己的公式的:开头一次失败的任务,中段一次巧妙的潜入,结尾再来一个酣畅淋漓的动作戏,结束战斗。这集却以一次失败的潜入做开头,就是说把本应该放在中间的“潜入戏”跟第一场“失败的任务”合在一块儿了。于是腾出了一段动作戏,奉献了这场精彩绝伦的迪拜爬大楼!
7.
连007都学起伯恩,玩儿上近身搏击了,伊森汉特反而逆潮流开始使用新奇的小装备了。无论是爬墙手套,还是追踪人眼的幕布投影仪,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一直觉得007太虚幻,伯恩太写实,《碟中谍》在这方面平衡的最好(第二集除外)。
8.
本集电影有很多对第一集电影的致敬:比如开头导火索点燃以后,是剪碎了的正片内容,这种做法在《碟2》和《碟3》中都没有使用,看了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而且我也不怕剧透的,因为预告片里也透的差不多了。再有结尾小酒馆的对话,看着也与第一集很像。最让我吃惊的是看到了长发男,笑着又一次拿出了头套罩在伊森汉特头上。虽然一闪而过,但我觉得就是《碟1》里的长发点烟男。这一点请大家去看的时候帮我印证一下。我还以为下个镜头MAX也要出现在电影里呢,可惜不是她。
9.
前三集起到重要作用的变脸环节没有出现在《碟4》里,倒是反派玩了一次变脸。
10.
说起这集的反派,确实弱了点,很多时候都感受不到反派的存在。尤其对比起《碟3》里的强势反派来说太没分量了。全片的紧张气氛也多是环境造成的,而非出自反派。
11. 前三部都出了叛徒,只有本集没有。
12.
迪拜的全球第一高楼这场戏,之前预告片里就被作为第一卖点。真的很好看,关键是设计的也非常巧妙。不过沙尘追车戏我也非常喜欢,我都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一场。即看不见路,又拍出了速度感,大呼过瘾,简直神来之笔。
13. 相比起来,反而最后一场动作戏俗套了点。
14.
《碟1》是以直升机爆炸作为高潮戏。《碟2》虽然拍得最差,但留下了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结尾高潮戏不以爆破一类的大场面结束,而是以纯动作做结。本集延续了这个传统。
15. 汤姆克鲁斯的肌肉下垂了。
16.
宝拉.巴顿长得没话说,从《时空线索》就开始非常喜欢这个女演员。本片里虽然也惊艳,但演得没爆点:就是说虽然没演砸,但也没给电影加分。
17.
《碟中谍:幽灵协议》选了个绝佳的档期,除了《福尔摩斯2》以外,同档期再无PG-13电影,此时《福尔摩斯2》也进入了自己的第二周,而其口碑一般,给《碟4》腾出了足够的空间来。再加上冲奥片在这个档期大范围铺开,一部素质优秀的纯爆米花电影自然备受青睐。(《龙纹身女孩》R级,《鼠来宝3》G级,《丁丁历险记》PG级)
18. 快点拍出《碟中谍5》吧,不要再让我等4年啊!
另一个影评:《碟中谍4:鬼影约章》:靓汤强势回归,血脉极度贲张。
这周看了三场电影,就算《暮色4》早一个星期跟《碟中谍4》和《福尔摩斯》同期上映,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先看《碟中谍4》。原因很简单,跟他最有感情。影片开场不久便响起那令人兴奋到抓狂的旋律,这是跟在家看一百遍DVD所产生的怀旧感觉不可比拟的,能找到一种可以弥补的满足感,只要是那个旋律,只要是阿汤哥(即便是老汤哥),只要他还有不可能的任务,只要他还能狂奔。这一切,视乎都那么简单。哪怕这集的导演还是个从没跟演员有“深切交流”的动画片导演,不值得为此介怀吧?更何况他还拍了《超人总动员》和《料理鼠王》。
周末夜晚的尖沙咀可谓是人满为患,任何靠着地面行动的物体都快不起来。我用十分钟的时间在大楼的第二层空等升降机撇开我这层上下,急的我直冒汗。记得有位电影人说过,电影开场的十分钟是一部电影的黄金时段,也是理解一部电影的关键部分。我带着连十秒都不想错过的念头,果断向着第七层飞奔而去,不过我没有Ethan敏捷的身手跟速度,站到那个巨型荧幕下时,“迷失男”已被枪决了。还好不用我去阻止极端恐怖分子狂妄行为,否则苏美两国的核武导弹在空中划过的痕迹足以编制一张天网了。
“速度”是这部电影令观众持续高潮的要诀,影片整体的叙述可谓流畅到极,没有任何伏笔,反派所占用的菲林令影片根本不像是还存在“反派”,要么是与特工们擦身而过,要么就是与他们产生正面冲突。也就是说,影片的叙述进度完全按照主角Ethan的行动踪迹进行,哪怕是他接受任务的那刻,影片也不费周折,轻描淡写地划过。所谓的“鬼影约章”,就是任务失败后政府已经放弃你,当你不存在过,你要证明你的存在,就要重新肩负起任务或是根本的使命。这速度还包括阿汤哥为完成任务追击目标——失败——变换场景再来——失败——变换场景再来……的效率上,整个过程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到令人目眩。由匈牙利、俄罗斯斗到迪拜和印度孟买,节奏奇快,绝招奇多,不断出奇制胜,计算机科技与动作杂技都很犀利。大闹监狱,爆炸克里姆林宫,杰瑞米•雷纳担当的遥控真人飞降凌空停顿,Ethan迪拜塔上的高空作业可谓惊险夸张之极,皆充满不可能却又逼真的动感奇观。片中不再玩易容术,但各种计算机玩意很神奇,最过瘾是魔术式投影障眼法。布局最优异是隔楼双重交易密码,这是工于心计而又科技先进的间谍手段。总之出人意表的招数层出不穷,机关法宝无奇不有。这是怎样的导演?这是完全看透目标观众需要什么的导演;这是吃透这类影片后的完美呈现。
焦点仍然在汤姆克鲁斯身上,任何想从他的《碟中谍》上分一杯羹的演员或导演都是浮云,即便是吴宇森让我们看到了最酷,最英姿飒爽的靓汤,更不要说什么继《拆弹部队》后蓄势待发的杰瑞米•雷纳,所以关于抢戏或是什么的,都只是第三方的一厢情愿。Ethan最需要的只是一些高科技设施、一个电脑专家、一个对于别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和一个阻止他完成任务的坏蛋,仅此而已。如果我要担心《碟中谍》会不会不再只属于靓汤,还不如担心明天超市的酒架会不会不做特价(尽管“特价”也是他们笑哈哈的卖价)。
举世瞩目的雄伟建筑迪拜塔,他所拥有的万丈豪情,附带雷霆万钧的橙红风沙暴,一并初次献给一部电影和一个年过半百却仍极富挑战精神的男子,他准备好借此强势回归,并信心爆棚,也的确带给了他的粉丝们一出血脉贲张的好戏,他用狂奔,他所体现出来的胆识,以及不惧失败的信心全都用导演凌厉的镜头表达出来,观众绝对都能收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