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楼的一位同事,男,56周岁,10月份查出来肺癌晚期,昨天早上走了。
想起上个月末过世的大姨父,从发现肺癌晚期到走,也就56天。太快了,感觉太快了。不禁再一次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我们昨天中午散讲到健康、长寿、孕妈、育儿,最终还是用快快乐乐地好好活着吧来作为散场曲。看来,快乐地过好现在拥有的每一天是这个变幻莫测世界上最重要、最永恒的准则。
逝者安息,生者节哀。有关者关注,无关者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自从我把儿子的生日蛋糕到处显摆,最近又招来好多人向我讨教。还有不少人争先恐后地想要当我的徒弟,但其实我早已收满了。之所以不能扩招,是因为实在是教不过来呀!
这十个就已经够我忙乎的了,再收多了,又不能给人家细致地指导,还不成等着被人家骂呀?!是吧?
当然,不在册的,也不是非常地绝对化地不教。某个周末,我带孩子在他的一个同班小朋友家里玩,就顺手教了一下他的妈妈做小餐包。这个孩子妈妈在自己娘家排行老小,上大学就离开家了,至今也从来都没有独自锻炼的机会,目前最擅长的是洗碗、收拾厨房
。也就是一个月前吧,她才知道洗白菜是应该把白菜的叶片撕下来一片一片地洗,因为她正拿着整个白菜在水龙头下面冲呢!被她的姐姐当场发现,才得知她做的不对。
她前一阵子才从网上买了个面包机,就在QQ上来问我面的软硬程度。我回答:“就你的水平,你觉得能是在这里聊上两句就能做出成形的面包吗?”她顿了半天、忽然说:“你在嘲笑我?!”紧接着就向我砸大锤!
所以,那天在她家午饭之后,我一看还有时间,就跟她一起做了一次小餐包。用面包机和的面、发面,后来捞出来整形,二醒、三醒,烤、出炉。后来的每个周末她都做一次,这是她第三次做小餐包的模样:


怎么样?点评一下吧!
我先不说,请就上面这张图片,先提提你的改进意见。
如果提不出来,请仔细地看下图,是上图中最右下角的那个小餐包。能提出啥改进意见不?
如果还提不出来,那好吧,我来说说:
从整体来看,面团分割不够均匀,大的与小的能相差10克以上;面团从面包机捞出来后的整形不到位,所以面团存在表面不够光滑的现象;右下角的这个明显外形上有外延的现象,整形相当不到位,可以说没团起圆形,也说明面和稀了。鉴于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做了,所以我给她提了五点改进意见:
1、在面包机里和面时,最好能再添些干粉,比这次的再稍硬一点儿;
2、从面包机捞出来后的整形继续加强,建议揉到表面光滑、成一个圆球形为佳;
3、分割面团时,应注意尽量大小一致,不要偏差太大;
4、适应延长在烤箱里的三醒时间,让面团发得再大一些;
5、烤的时候,在后期注意观察上色情况,适时关闭上火,上表面金黄色为佳。
哈哈!大家可千万别被我的上述点评吓倒了!因为她既然来问我了,我就得说实话。她的回答:“我已经相当满意了,今天拿着照片到处和人显摆。你的要求太严格了!我和你差得真不是一点点远啊!”
其实我觉得严格些是好事儿,要不然,怎么才能进步呀?我告诉她:“你只有知道问题点在哪儿,你才能更好地进步。我就没人能告诉我的问题点在哪儿,每次都得我自己苦苦地去寻找改进方面。你就幸福吧你!下次再做,一定把照片发给我看,我帮你把把关哟!”

现如今方子满天飞的时代,自己按方子和图片做出成品后,若是能自己摸索着、自己找出修改的方法,那肯定记忆更深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喽!面授,的确是效果好,但若是没有这样的条件时,就得自己多研究、多琢磨了。
另外,我也只不过是一位中国式小厨师,不喜欢严格按方子行事,喜欢随意变化。所以呀,每次都在随机应变地变化着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被模仿呀。当然,我也经常有失败的时候,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嘛!
尽量从生活中的每件事情中寻找快乐,让自己和家人每天都快快乐乐地好好活着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