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采访英国馆

(2010-06-24 13:20:29)
标签:

转载

分类: 精华转贴
原文地址:采访英国馆作者:宋英杰

                                                 一馆一国游系列之八

        采访英国馆

 

             [转载]采访英国馆

    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初,英国馆的形象风格可能是最具话题性的,因为它颠覆和超越了人们固有的设计思维。

             [转载]采访英国馆
                                         英国馆夜景

昨天恰好采访两位其他场馆的设计师,同一个问题:除了您自己的作品,您最推崇哪个外国场馆的设计?两个答案居然惊人的一致:英国馆!可见英国馆的专业人气。

 

                            [转载]采访英国馆

           当然,只有专业人气还是不够的。英国人不会忽略小贝的人气,即使是蜡做的。

    

            [转载]采访英国馆

    英国馆的外观乍一看,毛茸茸的,很像刺猬或者蒲公英或者豪猪(大家七嘴八舌的形容)。

    圆角立方体,加上六万根有机玻璃材质的“触须”。触须可以随风轻摆,而且每个触须的顶端都置入了一个微型的彩色光源。所以夜晚的英国馆,又别有一番韵味。

 

            [转载]采访英国馆

                    这个创意之馆,很像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出品。

 

            [转载]采访英国馆

  当然,展览内容和展馆结构一体化地新奇,统称“种子圣殿”(SEED CATHEDRAL),六万组种子。

 

[转载]采访英国馆  [转载]采访英国馆

     种子,是植物多样性的“银行”,它提供了无穷的潜在和可能,提供了对于生态的尊重和敬畏。

 

            [转载]采访英国馆

    英国馆的主题颜色是绿色,潜在的绿色和现实的绿色。绿色城市,当然是一个城市的财富存折。

人们走在路上,会看到时隐时现的雨滴(灯光效果),这也是英国很日常的气候写照。

 

            [转载]采访英国馆

    植物的生存智慧,或许成为人类智慧的一部分。防贼草,它的原理是这种草可以变幻的光亮,而空无一人的房屋里这种光亮或许可以消除窃贼的犯意。

 

            [转载]采访英国馆

      摇钱树,因为它能够吸收重金属,勘探人员可以通过提取它的金属含量,确定矿藏所在。

 

            [转载]采访英国馆

            [转载]采访英国馆

英国馆除了“种子圣殿”,还有一个平缓而空旷的广场。人们参观某些场馆,往往被人潮裹挟着,难以安闲地品味或者休憩,但是在英国馆可以。同时,英国式的诙谐也会随时上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