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LL来我们办公室办事儿。一个人推开门张嘴就问:“请问你们有没有要干果的呀?”我们办公室的这几位同志都还暂时不属于零食爱好者,也基本上不负责家中此类物品的购买,上次来推销的时候就没一个人感兴趣(听说上次来的时候,楼内就有若干***疯抢了许多),所以估计这回也不会有人感兴趣的。
本想很简单地告诉那人“没有要的”,就可以很容易地结束这事儿。但那人话音刚落,LL马上就跟那人询起价来。我本以为LL只不过是稍感兴趣,问个两三句而已。没想到,LL竟越问越细致,五六个来回了,也丝毫没打住的倾向,而且是离着五米开外地详细询价、越问声调越高。快到我忍耐的限度了,我警告性地说了一句:“要聊门口说去!”但LL并没有马上打住,还是接着互留电话......我的脸拉得老长!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特地选到LL那桌。等大家都走了,我单独跟LL详谈了此事。经我一番点拨,LL也意识到了此事做的不太好,以后会注意的。估计也就是我这种直言不讳、心地善良的人才会乐于充当这种容易得罪人的角色,换了其他人,何必去费这个口舌呀?!
每当看到他人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只要他还有改过的可能,我都会主动去帮助他。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估计不会轻易地改变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指,都应该符合当时的场合和自己的角色。不要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更不要在有知有觉中故意犯错误——这属于“无可救药”型了。
祝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天天进步、日日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