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理财——6000点进场玩基金定投居然赚了!
(2009-11-03 11:35:07)
标签:
基金定投高位被套者财经 |
分类: 家庭理财 |
6000点定投的基民开始赚钱了
牛年以来基金净值快速上涨,解套却依然是基民心中最大的期盼。然而,近日某些基金网站的论坛上,部分投资者晾晒起了自己熊市一年来的养基收益。
一位网名叫猕猴桃的基民诚恳透露:前几天,一位朋友从6000多点定投到目前已有10%的收益,很多人都不相信。而本周一,猕猴桃把自己从2007年10月以来两只基金定投的清单一一呈上。每月25号定投两只基金,每月分别定投1000元,总计投入19次。两只基金自牛市巅峰以来,分别带来了近1%和9%的收获。此帖引来了其他基民的跟帖,有基民深有同感地表示,自己6000点定投的基金开始赚钱了;有基民欣喜地说,自去年5月份定投的基金,现在已经有16%的收益。
6000点高位进场定投基金,真的开始赚钱了吗?记者随即进行了验证,以国泰金马稳健回报为例,选择牛市最高峰2007年10月16日首次后端定投1000元,以后每月16号定投1000元。截止到本月,总共投入金额为1000元×19期=19000元。根据每次购买时的净值所计算的份额总计为2.76万份。截至5月11日,国泰金马回报单位净值为0.724元,投资者持有国泰金马稳健回报的总资产为20015.42元(0.724×2.76万份=20015.42元)。这也意味着,在6000点定投国泰金马稳健回报基金,目前账面盈余5%(20015.42元-19000)/19000*100%。看来,在6000点定投基金的部分投资者,真的开始赚钱了!
熊市定投优势显现
在6000点附近买基金,采用定投的由于成本不断摊低,大盘反弹到2600点,已经开始赚钱了,而选择一次性投资的还在高位被套。统计显示,2007年11月之前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176只,自6124点以来,这100多只基金中均未实现扭亏,净值平均折损近40%。富国天瑞、华夏红利、兴业趋势等遥遥领先的基金至今净值损失也在20%以上。而国泰金马稳健回报也有35%的失地没有回收。这也是一次性投资的风险。
但基金定投就有效避免了上述风险,弱势之下,定投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通过每月投入固定金额,投资者无须费心选择进场时机,自动达到涨时少买、跌势多买的效果。长期坚持,不但可以分散投资风险,而且平均成本也低于平均市场价格。如果熊市中能够加大定投的额度,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的效果会更好。
台北股市从2000年2月中旬到2001年9月底,跌幅达67%,直到目前为止还没回到当年高点。即便如此,不少从2000年长期定投到现在的投资者,不仅战胜了市场指数,并且还有了正回报。
基民晒收益,或许可以给高位被套者以启示。
由于基金定投固有的优点,非常适合有远期财务规划的人,例如购房、子女教育、养老等。对于许多已经参加或者准备参加基金定投计划的投资者来说,仅知道基金定投“三大优势”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基金定投“四大误区”,以免定投操作不当遭受损失。
误区一:因恐惧而暂停
基金投资首先必须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基金的特点是集合投资、专家理财,优秀的股票型基金往往能够获得与大盘同步甚至超越大盘平均水平收益。据Lipper和Bloomberg资料,从1983年到2003年这二十年间,美国股市经历了1987年10月因过度采用“电脑程序化”交易引发的非理性崩盘、1990年的波斯湾战争、2001年纽约911恐怖袭击等重大事件的冲击,但美国股票型基金仍然取得较为理想的长期收益,年均收益率达到10.3%,远远高出年均约5.6%的通货膨胀率,为投资人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因此,基金是适合长期投资的工具。
但是,当市场出现暂时下跌时,基金净值往往也会暂时地缩水,许多投资者因恐惧在下跌时停止了定投(甚至赎回基金)。其实,投资者只要坚持基金定投,就有机会在低位买到更多基金份额;长期坚持下来,平均成本自然会降低下来,最终获得不错的收益。
误区二:因上涨而赎回
一些客户在定投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基金净值上涨,担心市场反转而选择了中途赎回,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与其当初进行基金定投的初衷相违背的。事实上,许多人参加基金定投的原因是由于个人没有能力判断市场涨跌,因此必须借助定投来分享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一旦因净值上涨而赎回,实际上就是人为对股市涨跌进行了判断,从而再次陷入了“短视投资”的陷阱。
基金定投如同财富之旅上的长途列车,只有坐到终点(通常坚持5年以上),才能有最大机会完成财富之旅,达到实现“购房、子女教育、养老”等事先规划的理财目标。
误区三:选错定投品种
一些投资者对基金类型和风险收益特征缺乏了解,以为所有类型的基金都能够定投,从而选择了错误的基金进行定投。事实上定投平均成本、控制风险的功能不是对所有的基金都适合,债券型基金和货市场基金是收益一般较稳定,波动不大,定投没有优势。而股票型基金长期收益相对较高、波动较大,更加适合基金定投。
误区四:对未来现金需求估计不足
许多投资者对自己未来的财务缺乏规划,尤其是对未来现金的需求估计不足,或者将过高比例的资金进行房地产、实业等投资,一旦现金流出现紧张,可能中断基金定投的投资。由于基金定投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中途下车可能离目标还有很远,尤其是股市有涨有跌,如果在股市低潮时急需用钱,就可能“被迫下车”而遭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