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一天天地成长,每天都能给我带来点儿挑战性的问题。
昨天早上,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剥鹌鹑蛋皮,虽然剥得比较慢,但剥得很认真,而且剥得非常好。剥完第三个的时候已经7:15了,往常的这个时间已经至少吃完两个了,所以心急的我赶紧把这三个鹌鹑蛋用热水一烫,用勺弄开一个就准备喂给小朋友吃。但这下子可坏了,小朋友非要把这个已经弄碎的鹌鹑蛋再合上去,任凭我怎么跟他解释都不听了。我因为着急上班,只好把劝慰的工作交给。孩子爸爸从天气讲到自然,再讲到水,说了好多自然现象与客观规律,孩子仍然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连我走的时候也不跟我说“再见”了。很明显,小朋友生气了!
坐上班车,我想了一路。是我首先破坏了他的秩序感吧,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发生了这种情况,我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应对呢?
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与大人是截然不同的,这事儿我小时候就知道。记得大概是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在家里做作业时,我问我妈妈:“工,如何组词?”我妈妈回答道:“工作、工程、工段、工期......”看着我那依旧茫然的眼光,我妈妈最后说出的那个词一下子得到了我的肯定——工人!对呀,这个词儿我是知道的!前面的那些都是些啥词儿呀?!
现在再看看这事儿,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吧。小朋友的词汇量实在是有限,说那么高深的东西,小朋友哪里能明白、能接受的呀!缺少共同的知识背景,所以沟通出现了困难呀!
再说个老胡女儿学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小插曲吧。是填全单词:It's warm, a_____ is coming.
请填写一个以字母A开头的单词。小学生想了想,填了个american,而正确答案是april,翻译成:天暖和了,四月份到了;而小学生的翻译是:天暖和了,美国人来了!
其实也不能算错的呀!
成长的困惑呀,困惑着小朋友,也困惑着我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