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济南:空心山 青龙峪

标签:
山东济南彩石空心山青龙峪户外 |
分类: 驴途 |
天气闷热难耐,空调只会把人吹得越发浮躁,想起昨天(7月4日,拙文开头于5日)胎死腹中的出行计划,心中不免发痒——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去避暑,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遂重打电话,联络众人,谁曾想,同志的心是相通的,群起响应,约好:二十分钟后出发,地点:历城彩石的空心山和青龙峪,姜老带队。
出校门,上二环东路改走旅游路,穿过狼猫山水库(名字有意思,头一次听说,开始还怀疑是不是郎茂山水库呢),经山东商职学院,沿当地的“富民路”前行数公里,便来到了虎门村,空心山便立在这里。
空心山海拔约450米,位于虎门村东南方,紧邻虎门村,因山体内外满布天然洞穴而得名。空心山山体结构特殊,天然洞穴复杂多变——山体内洞有四五层,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大洞如广厦,小洞似猫耳;高洞直冲山顶外,低洞匍匐人难行,有“江北第一空心山”之美称。空心山的天然洞穴,系地壳变动挤压,山顶石灰岩塌陷出现裂隙,又经亿万年降水岩溶作用而形成。
前些年,虎门村集资数十万元加以开发,建“虎门空心山自然风景区”,景区虽已建成,但因景点单一,吸引力不够强,购票进入景区者了了,只好闭门谢客。其主要景点老虎洞、无底洞及其它洞口,已是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平时只有一两名村民看护,收取所谓的5元门票费。不过,要是在山底饭店就餐,可以凭借老板写的字条免费进入洞内参观,看来现代的百姓们都懂得利益与共了,呵呵。
在跟看门大爷良好沟通后,我们一行四人掏了10块钱,进得洞内转了一遭,虽说不长,可构造的特别却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尤其是洞内凉爽的温度沁到身上很是惬意——外面34度高温,洞内大概只有十几度,绝佳的避暑胜地——不过,也不能待得太久,时间一长,凉爽就成阴冷了。
围绕空心洞转行一圈后,沿上行的线路迂回下山,继续上车,前行不多远,便来到了盛产久保桃的青龙峪。正值午时,电话约来偏居山体一侧的付大叔,麻烦给下几碗手擀面补充能量,顺便采摘点桃子带回去。
青龙峪是一条狭长的山峪,满目的苍翠嫩绿和枝繁叶茂。传说,这里曾有一条青龙卧在山间,下雨的时候,便会听到苍劲有力的龙吟。当地村民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因此,一到下雨天,村民们就很谨慎、庄重,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惹得神龙不高兴。
青龙峪村就在青龙余底,是一个仅有200多人的小村庄,村里百姓大都靠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为生,付大叔便承包了近20亩的山地种植久保桃,农闲之余搞点星点的农家乐。付大婶的手擀面做的相当棒,筋道好吃,五花肉韭菜卤汤浇上去,立马蹦出来一阵扑鼻的清香味,一碗不过瘾,再要一碗,顺带就着刚摘的黄瓜喝啤酒,那个感觉,畅快!
饭毕,等大婶摘桃的片刻,跟随姜老前去探泉寻幽,可惜,上山的路边地也被村民承包了,百姓大概正在午睡,大门紧锁,进去不得,只留得满山的青色和山泉的水流声勾引着满腹的欲念。返身下山,无奈路边的流泉绿幽让人不由得再次驻步,点滴滋润下的青苔越发脆亮动人,满眼充斥着生机活力。
路边的蜂箱,崖底的鸟窝,和着微煦的清风,坐在马扎上,跟大叔拉着家常,整一幅和谐的田间韵味,舒心,惬意,踏实,满足......
人,不能老待在城里的狭小水泥房子里,室外、田间、山边、泉水、甜桃...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