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炸鱼块
(2009-04-29 10:10:02)
标签:
文化记忆中的味道 |
记忆中的味道——炸鱼块
鱼是好东西,所以孟子说:“鱼,我所欲也。”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鱼也是我喜欢的美食。能和先贤圣人同好,实在是不胜荣幸,不胜惶恐。
圣人喜欢吃鱼大抵是不怕刺的,因为圣人思维清晰,逻辑清楚,善于条分缕析,理刺自然是雕虫小技,小菜一碟,不值一提。我则不然,不幸生就笨嘴拙舌,在垂涎鱼肉的同时又缺乏理刺之巧技,故常在咀嚼鱼肉之际惨遭鱼刺之报复。鱼肉之鲜美,鱼刺之可憎,想吃而不敢吃,在我实为痛苦之矛盾。
每回吃鱼,总须小心翼翼,百倍警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仿佛工兵探雷一般,须将口中的鱼肉再三搜检,非到万无一失不敢贸然下咽。鱼肉带来的色香味之享受,已全然被搜索鱼刺的种种劳烦抵消得干干净净。就这样,还常常被漏网之鱼刺卡得痛苦不堪,啼笑皆非。有一年在丈母娘家吃年饭,却不过丈母娘一番盛情,抵不住红烧带鱼的鲜香可口,想着带鱼的刺还算简洁明快,就忍不住吃了两块,竟至鱼刺卡喉,百般不下,只得求诸医院方才解脱。
看看周围的人,大都能无所顾忌地大吃特吃各种河鲂江鲢。特别是小弟,吃鱼之熟练,甚至有过于老猫。曾经把一整块鱼丢进嘴,不须周折,只见口唇蠕动少许工夫,就将全部鱼刺顺嘴理出吐净,而鱼肉则已化入肚腹。常常就恨恨地想,都是兄弟,都是一般的人,我怎么就这么笨呢?
还好母亲总是深切体会儿子的痛苦与难堪的。妈妈见我拙于吃鱼,乃于鱼丸之外专门炮制炸鱼块以满足我对鱼的欲望。
取鲜鱼脊背上硬而嫩的部位,以刀斩截成方寸大小之块。再用盐、蛋清、香油等作料拌匀,腌制少许时刻。油锅烧开,投入腌好的鱼块,用锅铲或筷子随手翻腾,待鱼块炸至金黄即可出锅。这样的炸鱼块,外焦内软,脆而且嫩,口感极佳,味道极美。最重要的是,炸鱼块中的刺多是大刺,便于找寻,吐纳,即或偶有小刺,也都因为高温油炸而变得硬挺,特征明显,不难发现。
炸好的鱼块,可以立刻现吃,焦香脆嫩。也可以再加酱油、醋及葱、青椒烹煮一下再吃,酥软滑口。
上大学时,学校里的生活还算不上优裕。食堂的饭菜也没有太多的油水,经常是清炒豆芽和黄瓜木耳之类的菜占主打角色,蘑菇肉片和回锅牛肉都属于高价菜肴,不敢经常问津。为了解决营养问题,妈妈在牛奶、鸡蛋之余,专门给我大量地炸制鱼块,让我带到学校作为辅食。
每天晚上,洗漱以毕,爬上我的上铺床榻,我就摸出妈妈给我准备的炸鱼块袋子,一边慢慢地咀嚼鲜美的炸鱼块,(刺就吐在早已备好的另一个塑料袋子里)一边靠在床头信手翻着书籍,听着收音机,或者参加宿舍同学的瞎聊会,那种感觉,怎一个爽字可以说得。那种记忆,直到今天还飨我以温馨的回味。
自有炸鱼块以来,我还从没有被它卡住的经历。看来我和炸鱼块还真是有缘。
成家以后,妻耳闻目睹了我与鱼的种种际遇,痛定思痛后也决心学做炸鱼块。可是不知为何,总缺着点火候,炸之难成。遂退而求其次,改为煎鱼块,虽与炸制者略有不同,倒也差之不远,且别具另外一种风格。我于取食美味之余常常感叹自身之幸运。
是啊,不善吃鱼之人,而先有慈母后有贤妻专一为我调制易食之鱼块,这还不是人生之大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