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靠质疑曹操墓蹿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杨
涛
12月4日下午,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的微博上爆出一条惊人消息:自称拥有曹操墓造假的十多项铁证而一夜之间蹿红网络的“闫沛东”,真实姓名为胡泽军,其实是一名网上逃犯。2005年,他因冒充记者骗人钱财而被邢台警方列为网上逃犯,目前仍在对其进行追捕,并悬赏500元征集破案线索。(《燕赵晚报》12月5日)
按照邢台市公安局的说法,真名为胡泽军的“闫沛东”不过是一个在逃的“骗子”:他曾经冒充某媒体记者,在各种场合对外宣称,能提供法律咨询,代办冤案、错案。2005年5月,他以能帮桥东区晋祠道村村民王某打赢在村里的一桩土地纠纷案为名,先后诈骗受害人王某人民币56000余元。不过,也有网民对“骗子”的说法深表怀疑,他们称,这会不会某些官员合谋起来打击质疑曹操墓人士的阴谋呢?所以,“闫沛东”到底是否个“骗子”,最终还得由法院判决来认定。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公权力,所以,姑且我们认定“闫沛东”,就是胡泽军,而胡泽军就是一个在逃的“骗子”。然而,即便这样真相若揭,与一般人认为公众居然被一个“骗子”所戏弄而义愤填膺的感觉不同的是,我倒觉得,“骗子”靠质疑曹操墓而窜红网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世间所谓能称为“真理”和“真相”的东西,至少要能经受起来两种检验,一种是意见的自由市场的检验,另一种就是历史的检验,如果经受不起这两种检验,那我们只能称之为“伪真理”和“伪真相”。河南安阳的曹操墓到底是否属于真的曹操墓,同样必须放在意见的自由市场去检验,那怕这种意见是虚假的。因为,只有放在意见的自由市场上,那些主张“曹操墓”是真的人,就必须举出各种证据来,自证清白,让事实越辩越明。“闫沛东”提出“曹操墓”是假的各种主张,即使他是毫无根据的,那也迫使安阳方面不断地举证来证明是真的,这对于公众了解“曹操墓”的真相,是有促进作用的。因此,“闫沛东”
窜红网络对于公众利益并非毫无助益。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闫沛东”原来是“骗子”胡泽军,这事对于公众同样有好处,因为,“闫沛东”事件不过再次印证了“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道理,而且这次是用鲜活的事例来印证。网络促进了信息的流通,促进了真相的发掘,也促进了民主监督的进行,但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乏有人匿名在网络上煽风点火,混淆视听。“闫沛东”被揭穿,不过再次提醒了公众,要正视网络上泥沙俱下的现象,当心“骗子”冒充正义之人大行其是。
“闫沛东”
窜红网络继而殒落的事实,也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到自由言论环境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正是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才让“闫沛东”能在网络上蒙骗公众,但是,别忘记了,也正是一个自由言论环境才会让“闫沛东”昭然若揭。因为,在一个自由环境中,“闫沛东”会撒谎,但公众同样会对他的证据表示质疑,而“闫沛东”恰恰是在媒体和公众要求他拿出证据时销声匿迹,可以说,他的“骗子”身份正是在媒体质疑中,就已经露出马脚了。当然,现在“闫沛东”是不是“骗子”胡泽军,同样需要媒体在自由环境下进行质疑和追问,才能得出真相。所以说,自由的环境可以会让“骗子”冒出,但同样也会让“骗子”无处逃匿,“骗子”能靠行骗窜红网络,也可能因为网络的质疑而身败名裂,网络向我们显示了这样的一个深刻道理,谁说“骗子”靠质疑曹操墓而窜红网络不是一件好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