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公务自行车真正具有生命力?

(2011-06-21 18:08:04)
标签:

杂谈

 如何让公务自行车真正具有生命力?

                         杨 

 

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日前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试点推行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新京报》6月19日)

 我不敢说,山东发放公务自行车的做法是全国首家,但是,这绝对非常罕见的做法,因为,在当下的官场语境中,公务轿车不仅意味着提高工作效率,更意味着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好不容易当了个官,不坐公务轿车而骑自行车尤如锦衣夜行。所以,他们的问题不在于骑公务自行车,而是相互攀比公务轿车的品牌、排汽量和豪华、舒适程度。

但是,在国外,公务自行车和官员骑自行车上下班,那早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比如说,美国麦盖恩在西雅图素有“自行车市长”的美誉,他当初的竞选口号之一就是“麦克爱骑车”,这使他得到环境保护人士以及自行车爱好者的积极支持,顺利当选市长。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也很喜欢骑自行车;而在丹麦驻华大使馆,有超过半数的员工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使馆还购置了公务自行车,以便员工能够骑自行车出席工作会议;英国伦 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更是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他还曾在路上上演了一起“英雄救美”的佳话,这让他在市民中的支持率还得到上升。

 公务自行车应当得到大力提倡,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指出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用意在于倡导机关工作人员尽量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使用公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公务自行车有利于节能减排,环保生活。但在我们当下,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减少公务开支,减轻纳税人负担。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每年的消费支出已达1500亿至2000亿之多,每年的车辆购置费增长率为20%以上。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倡导公务自行车如能降低公车消费,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此外,倡导公务自行车,在我国还有特殊意义,当下,社会矛盾凸显、干群关系紧张,一定程度上与官员搞公车攀比、坐在公车上漠视民众疾苦有关,如果官员都能骑公务自行车上下班和出行,那就更有利于官员知晓民众疾苦,更有利改善官员形象和干群关系。

 不过,遗憾的是,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对于公务自行车只是倡导,“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并非强制,毕竟要考虑办公效率。”除非某些特殊部门,我不知道,有些国家机关真的需要靠汽车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吗?难道,我们这些多部门官员都比人家的市长更忙?仅仅是一种倡导,我担心这种骑公务自行车很可能沦为一种作秀。

如何才能让公务自行车真正具有生命力?我感觉应当采取四种措施,其一是道德的力量,就是让一地的行政长官或者部门的行政长官身体力行,带头骑公务自行车出外办事、开会,作出榜样。但是,这种榜样不能像某些地方一样,市长偶尔坐坐公交车,还带一大帮随从,如果不坚持,不如不骑;其二是行政的力量,通过制定行政措施,规定除特殊情形外,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让公务员与官员自觉使用公务自行车;其三是经济的力量,通过制定相关规则,让骑公务自行车的公务员与官员,通过节约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而坐公车的超标则要自身承担相应费用;其四是法律的力量,通过制定法律,严格控制政府预算,特别是对公车开支进行公开和事先核准,鼓励政府机关多购置公务自行车、少购置公务汽车,让公务自行车成为政府机关流行的风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