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公务自行车真正具有生命力?
(2011-06-21 18:08:04)
标签:
杂谈 |
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日前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试点推行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新京报》6月19日)
但是,在国外,公务自行车和官员骑自行车上下班,那早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比如说,美国麦盖恩在西雅图素有“自行车市长”的美誉,他当初的竞选口号之一就是“麦克爱骑车”,这使他得到环境保护人士以及自行车爱好者的积极支持,顺利当选市长。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也很喜欢骑自行车;而在丹麦驻华大使馆,有超过半数的员工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使馆还购置了公务自行车,以便员工能够骑自行车出席工作会议;英国伦 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更是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他还曾在路上上演了一起“英雄救美”的佳话,这让他在市民中的支持率还得到上升。
如何才能让公务自行车真正具有生命力?我感觉应当采取四种措施,其一是道德的力量,就是让一地的行政长官或者部门的行政长官身体力行,带头骑公务自行车出外办事、开会,作出榜样。但是,这种榜样不能像某些地方一样,市长偶尔坐坐公交车,还带一大帮随从,如果不坚持,不如不骑;其二是行政的力量,通过制定行政措施,规定除特殊情形外,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让公务员与官员自觉使用公务自行车;其三是经济的力量,通过制定相关规则,让骑公务自行车的公务员与官员,通过节约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而坐公车的超标则要自身承担相应费用;其四是法律的力量,通过制定法律,严格控制政府预算,特别是对公车开支进行公开和事先核准,鼓励政府机关多购置公务自行车、少购置公务汽车,让公务自行车成为政府机关流行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