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政部应介入成都市政府“捐赠门”事件

(2011-01-24 18:10:28)
标签:

杂谈

民政部应介入成都市政府“捐赠门”事件

 

                        杨涛

2年前,成都市“新建成的政府大楼将拍卖,拍卖所得全部用于捐助灾区”的消息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换来网民一致叫好。2年后,因为韩寒的一篇文章,“成都政府对汶川地震灾民食言”的消息一夜之间又在各大论坛传开。21日下午,成都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公开处工作人员证实,新行政中心一定会卖,政府机关只是暂时留守,变现工作还在进行。(《现代快报》1月23日)

“捐赠秀”风波屡屡在神州大地发生,例如太子奶集团“捐赠门”、章子怡“诈捐门”、余秋雨“捐赠门”等捐赠风波,而2008年3月1日,湖北省民政厅赈灾接受办公室更是传出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该省共接受捐款1.06亿元,而实际到账仅7383万元。也就是说,另外3000多万元完全是赈灾“空头支票”! 不过,对于名人与企业的“诈捐”事件,除了舆论沸沸扬扬外,民政部也往往会出手干预,比如向社会曝光;甚至一些受赠的公益组织、个人也会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索善款,中国红十字总会就曾起诉过北京齐通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要求其履行捐赠500万善款的承诺。不过,这次陷入“捐赠秀”却是成都市政府,这多少让社会各界感到棘手。

  政府处于强势地位,不但一般的公益组织无法向政府追问捐赠事项的如何落实,就是当地的民政部门,也是在政府领导之下,只有为政府保密和辨解的份,这是其一;其二在于,成都市政府当年宣布将已建成的新行政中心妥善处置变现,“处置变现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这意味着受赠人和变现款项的去处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无法确定一个具体的受赠人向法院起诉政府履行自己的承诺,也无法说出这笔钱到底归于何处。而且,这种承诺模糊还在于,并没有确定一个具体的捐赠时间表,所以,至今2年多了,政府还可以辨解称,有关变现事情仍然在处理之中。

 但是,如果政府“诈捐”的话,那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远比企业和名人“诈捐”大。后者仅仅是企业与名人自身的名誉受损失,而政府的言而无信,将捐赠的行动变成“捐了一条正面新闻”,那就是严重地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使得民众无法相信政府作出的决策;并且,在有着“民以吏为师”传统的国度,其他人更是学习政府的“好榜样”,社会上各种“诈捐门”层出不穷,更为人防不胜防。

成都市政府到底有无“诈捐”,目前是众说纷纭,网络与政府各执一词。很显然的是,民政部作为主管国家公益捐款事业的行政部门,对于这场争辨不能置之度外,任由政府公信在争议中流失。民政部应当介入这起争议的调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民政部介入事件的调查,我以为有如下一些工作可做:一是认真调查,查清成都市政府有无严格按照承诺对新政府大楼进行拍卖变现,如果履行承诺不力,则应当责令其加快进程并向社会公众道歉;二是督促成都市政府加快信息公开的步伐,将对新政府大楼变现和所得款项如何用于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的信息进行公开,确保专款专用;三是要借这一事件完善相关政府机关捐赠制度和监管,对于政府机关承诺捐赠的,要制定严密的制度,确保捐赠款项及时到位并且专款专用,防止政府官员“口惠而不实”, 捐赠成为宣扬自己政绩的工具;四是要建议立法机关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公益捐款相关的法律,比如对于公益捐赠中,无确定公益人的,允许公民或者非政府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督促政府机关、企业和个人履行捐赠承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