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不当”的话语表演与责任推卸
(2010-01-19 19:27: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涛之评论 |
“处置不当”的话语表演与责任推卸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公安局坡贡派出所副所长张磊1月12日处警中使用枪支致两村民死亡。17日,安顺市警方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了初步尸检结果。安顺警方负责人表示,从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张磊临场处置经验不足,存在处置不当的问题,没能很好掌控住局面,张磊及协勤当时确实受到当事人攻击和抓扯,但有无必要开枪示警值得商榷。警方将根据下一步的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新华网1月17日)
评论家刘洪波在评论这一事件中,谈到了权力与信念的碰撞,“代表国家、握有武器的一方是命令者。命令者处置一个简单的“街头吵闹”,他在现场既需要恢复秩序,同时需要有人 ‘跪倒’”,而“被要求‘跪倒‘的人,将挨枪与否联系于是否犯法”,正是“命令者与被命令者之间,信念差异极大,误会极深,以至于不得不靠一个街头活报剧来终结分歧。”而在当地政府处置这一事件的后事中,我再次看到,政府话语与民间话语的扞格不入,政府不断占据话语高地,回避民间话语对话,不停地进行话语表演,进行着责任推卸。
尸检报告明显否定了警方此前的结论。先前警方声称只开了四枪,但尸检显示是五枪,这就对当地政府先前“袭警”的话语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因为,按照目击证人讲述,“张磊先上朝着郭永志的腰背正中开了一枪,不过当时郭永志并未立即死亡,他朝着身边的一根电杆爬过去,张磊走上前,用枪顶着他的后脑再开一枪”,现在,尸检证实了警方对郭永志是打了二枪,,这第二枪,当事警察就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于是,我们看到,当地警方使用了另一套话语-----“张磊临场处置经验不足,存在处置不当的问题,没能很好掌控住局面”,以此来圆先前的“袭警”话语中的漏洞与不足,再一次推卸责任。
但是,我们显然不需要“处置不当”的话语,这种话语使用的语境是在公安机关内部中工作使用,它只说明警察本身工作能力是否称职的问题,最多只是说明警察是否违纪的问题,它不能解释该警察是否违法犯罪,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是“处置不当”,而是这种所谓的“处置不当”是否是构成犯罪?
福袔说“话语是一种权力”,在这一事件中,这种“权力”可以理解为对公众的影响和得到公众的支持,当地政府和警方在这一事件中,不断地争夺话语与变换话语的形式,事情上就是想占据舆论高地,从而推卸责任,达到维稳或者其他目的。但是,公众显然并不需要这种话语的表演,而是需要回到法治的话语轨道:真相到底如何?该警察是否构成犯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