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涛:减少公务支出才是最好的拉动内需

(2009-06-16 19:03: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涛之评论
杨涛:减少公务支出才是最好的拉动内需
2009-06-15 21:34来源:新民网作者:进入论坛共 2 条评论

  【编者按】近日,媒体曝光了广州海事法院6人12天考察南非、埃及、土耳其三国,人均花费8万元,考察“顺途”参观当地风光名胜一事。与此同时,宝马、奔驰等世界豪华汽车品牌也首次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杨涛认为,减少公务消费从而给纳税人减税,才是最好的拉动内需的办法。即便需要政府投资来拉动内需,那也应当通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或者给市民发放消费券的形式。


 

http://image.xinmin.cn/2009/05/11/20090511164314071358.jpg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杨涛

 

  【新民网评】据媒体报道,为了与市民共度时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近日将公布,联同33名政治任命官员,参考薪酬趋势调查高层公务员指标,全体减薪5.38%,有需要时不排除再减薪。粗略计算每年可省约500万元港币。预计最快下月1日落实,这将远早于约2万名需要立法会减薪的首长级和高层公务员。

  为了共度时艰,香港特首带头减薪,从全世界来看,这不算什么稀罕事情。比如去年新加坡公共服务署决定,因为经济萎缩,2009年的公务员工资将最高减少19%。新加坡总统纳丹和总理李显龙2009年年薪分别减少19%。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生存难艰,政府正常的财政收入会减少,因此,公务员理应用减薪与社会共度难关。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国内,一些政府机关和部门的公务消费却随着4万亿的投资有扩大之势,而且是打着“拉动内需”的旗号。比如根据最新的报道,宝马、奔驰等世界豪华汽车品牌首次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而网络上披露的公款出国游的消息层出不穷,江西的、浙江的,最新的事例是广州海事法院“考察门”事件,法院方面称:网上流传的6人12天考察南非等三国,人均花费8万元属实,但确系“业务学习考察”,“经过严格审批”,“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有关公务人员出访规范要求”;此外,人均花费8万元,“费用未超预算”,考察“顺途”“就近”参观了当地风光名胜。(新民网原创)

  按道理,金融危机下,老百姓过日子肯定是要省着用,而政府机关也理应缩减公务车等开车,可偏偏某些部委机关不但要坐车,还要坐好车,连宝马、奔驰等豪华汽车品牌也入选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金融危机了,出国也应当少些,可某些法院的同志照去不误,而且“人均花费8万元费用未超预算”。我不清楚,金融危机之下,政府的公务消费增加了多少,也不清楚这些公务消费到底挤占了多少财政收入和4万亿投资的资金,更不清楚,为什么“拉动内需”要靠增加公务消费。

  政府本身不产生经济效益,政府所有的公务消费都是建立在纳税人的纳税基础上的。要保持原有的公务消费和扩大公务消费,就是要让金融危机下的纳税人像以前一样纳税甚至比以前纳更多的税,那将让他们在这种危机背景下更难以生存。事实上,减少公务消费从而给纳税人减税,才是最好的拉动内需的办法。即便需要政府投资来拉动内需,促进市场消费,那也应当通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或者给市民发放消费券的形式,这样才能扩大公共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能做到税收回馈社会,体现社会各阶层公平。纳税人的钱都给官员公务消费了,该搞得基础设施没有搞,老百姓也不能从中得到实惠,如此的“拉动内需”,其实对整个经济促进作用非常小。

  说实话,我们不指望内地的官员也学香港,主动减薪,但至少希望在经济不景气之时,他们能大力减少公务消费,减少公款吃喝、减少公车消费、减少出国旅游……这点觉悟,人民公仆们总该有吧!(作者系江西检察官)

新民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