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涛的博客
杨涛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77
  • 关注人气:59,2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职不断,空饷不已

(2009-04-27 19:56: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涛之评论

挂职不断,空饷不已

杨 

 

近日,陕西省神木县取消了67名干部2009年度挂职资格。据神木县挂职办调查,这些干部自挂职后,有的兼职取酬为个人谋私利,有的赋闲在家照样拿薪酬,违背了实施干部挂职、推动全民创业的初衷,也引发了一些社会负面效应。 (《新京报》4月26日)

 鉴于我们某些地方政府有将“坏事当好事办”的传统,所以,我们对于这样一则新闻要认真解读。神木县此次取消67名干部2009年度挂职资格,其中有41名是挂职后赋闲在家领取财政空饷的干部,26名是具备双重身份的干部,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一个小小县城居然有这么多吃空饷的干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有关吃空饷,我们知道很多种形式:有的是利用职务之便,将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亲属纳入编制,吃财政空饷,如河南省沈丘县北杨集乡财政所原所长高国昌让自己农民身份的妻子、4个正上学的儿女、农民身份的妹妹和妹夫等十余人吃上了财政“空饷”;还有的是贪官被判刑后,不上班仍然领取工资,如温州瑞安市原副市长、原交通局副局长蒋良荣,被判缓刑后6年来一直不上班拿工资;还有的是干部死亡后,其家属隐瞒不报,仍然领取工资。但是,神木县吃“空饷”的现象却完全不同于上述情形,而是由神木县地方政府“挂职”政策制造出来的“空饷”现象。

  神木县的挂职不是说让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也不是央视的王志到云南丽江市当副市长的挂职,而是“选派千名干部投身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领办创办企业,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担当起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生力军责任”的“挂职”。而且,这个挂职是系着安全带下海的---干部职务、工资、奖金、福利等一切待遇不变,对挂职干部领办创办企业实行以奖代补等。

  有这种以系安全带下海的“挂职”,出现所谓的赋闲在家吃空饷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有能耐的干部自然会在如此丰厚条件吸引下海经商,但那些没有能耐也想偷懒的干部,也可以趁政府号召大家下海的时机,也跑回家休息,照拿工资不误,还可以美其名曰是“为政府分忧”。严格地说来,何止这被清出的41名干部是吃空饷,从2006年开始截至2008年底,全县2389人次的挂职干部何尝又不是在吃空饷?因为,公民纳税给政府,养活这些公职人员,那是要他们为我们提供公共服务的,不是拿钱让他们去为自己创办企业,他们不干公事却领工资,这不是吃空饷还是什么?普通公民办企业要纳税养活公职人员,但公职人员创办企业却可以领取纳税人的钱,遇到风险还可以及时回岸,这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我不知道神木县政府官员有无法治意识,这样的决策是否经过了人大讨论,经过纳税人的同意。

  而且,让这些带薪干部下海“挂职”危害绝不止于吃空饷,更重要于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这些干部虽然暂时脱离了工作岗位,但是,他们“干部职务、工资、奖金、福利等一切待遇不变”,他们与权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信息和资源方面有更独特的优势,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且,他们是政府鼓励下海的企业,那么一旦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矛盾,政府和法院的屁股不坐在他们这一边也难。

 所以,神木县取消了67名干部2009年度挂职资格,清出41名吃空饷的干部,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什么时候,神木人大或者纳税人能“牛”起来,清出这个让2389人次吃空饷的“挂职”政策,那才是顺应法治的要求,真正有功德无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