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资料 |
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 |
附录: 课题计划评审书和研究设计示例
编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评审书
项目类别(在相应序号上划Ο):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2.教育部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学 科 门 类:教育学
课 题 名 称: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申
所 在 学 校:
系(所)名称:
申 请 日 期:2001年5月
教育部社政司制
A表
申 请 者 |
姓 名 |
略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职 称 |
|
所在教研室或研究室 |
|
||||||||||
职 务 |
|
最终学历 |
|
最终学位 |
|
||||||||
外语语种及水平 |
|
专业领域 |
|
||||||||||
申请者承担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情况及完成情况 |
|||||||||||||
项目来源类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完成 |
||||||||||
略 |
|
|
|
||||||||||
|
|
|
|
||||||||||
|
|
|
|
||||||||||
|
|
|
|
||||||||||
略 |
|||||||||||||
略
系(所)负责人(签章): |
|||||||||||||
内页编号:
研 究 课 题 |
名 |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
研究方向 |
教学论、教学法 |
研究类别 |
应用理论研究 |
||||||
起止时间 |
2001年 6 月 至 2003 |
成果形式 |
调研报告、论文、案例集 |
||||||
申请 经费 |
总 |
|
其它经费来源 |
经费不足部分自筹 |
|||||
年度用款 |
2001年1万元 |
2002年 1万元 |
2003年 1万元 |
||||||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650汉字)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改革成了教育改革的攻坚项目。目前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始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课堂教学策略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化,还是对教育实践的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设想: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策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10%,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那么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难以用数字来表示。 课堂是人们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的时空集合体。它既是一个有目的性的自主行为群体,又是一个人际交往高密度的社会体。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八十年代初,帕里斯(Paris)提出了掌握运用教学策略的三种不同程度的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1989年加涅(Gagne)将教学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包括先行组织策略、概念形成策略、认知发展策略)和指导策略(包括随机管理策略、自我管理策略、行为练习策略)。国内有学者认为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基本教学策略、特殊教学策略和反思性教学策略;也有学者认为从教学策略内涵出发,将教学策略分为:组织策略、陈述策略、管理策略等。从课堂教学策略的建构来看,主要有三种取向:主动发展的激励策略、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求异创新的思维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2、从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3、李康:教学策略及其类型探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4、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的结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5、易凌峰:学生场认知方式的教学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6、沈翰:教学策略问题初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7、高慎英:论教学策略的实质、生成与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8、王斌华:课程设计方案与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3 期 9、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祖晶、简论教学策略上午理论与实验研究,《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 |
|||||||||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900汉字) 本课题的基本目标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课堂教学策略,构建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包括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上。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策略复杂多样,又是随教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上。从实践层面考虑,各种教学策略在操作上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大到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小到对某个知识点讲解的策略,因此本课题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上。 构建课堂教学策略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有的教学策略进行筛选提炼,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本课题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1.摄录30节典型的语、数、外课; 2.观察、听课、评课30节,个案跟踪一学期; 3.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 4.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 5.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 6.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 7.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 8.探索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和模式; 9.探索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框架体系。 课堂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选择、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产生需要教学经验的积累;需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理性思考;需要对以往教学策略的反思。 本课题拟对两所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观察研究并结合其它方法综合运用: 1.采用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特点等进行比较; 2.采用调查法了解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情况,听课30节; 3.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对30节典型课进行摄录,并进行测量分析; 4.采用人种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个案进行参与性跟踪观察; 5.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收集的课堂教学策略案例进行质的分析; 6.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提炼出来的课堂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检验。 |
|||||||||
注:B表(3—6页)不得出现申请人的背景材料,否则作废。
|
||||||||||||||||||
三、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包括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和进度计划、中期成果(1000汉字)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课题研究进度:
2001、9---2002、1 2002、1---2002、7
2002、1---2002、12 2002、7---2002、12
2003、1---2003、9 2003、7---2003、12 本课题最终完成时间2003年12月,整个研究为期两年半。 本课题的中期成果: 本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课堂教学策略案例研究论文集。 。 预计本课题主要会在以下一些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1.以往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采用主观思辨和逻辑推论的方法,自上而下地探讨课堂教学策略的宏观结构。本研究采用实证归纳的方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从操作层面上来筛选、验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2.本研究拟对弗兰德斯(Flanders)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分析系统(FIAC)进行改造,构建更适合对我国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比较系统的分析测量体系。 3.对摄录的一系列典型的课进行客观量化的观察分析,突破以往凭主观印象评价课堂教学的评课模式,从而提高评价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在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许多研究的副产品,如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师生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等,这对了解课堂教学实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
四、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400汉字) 本研究课题是在完成“九五”课题“小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由于课题之间在课堂教学方面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积累了一些资料。前期准备工作已从2001年1月启动,通过图书馆查阅和上网检索,收集了一些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的文献资料,和一些课堂教学策略的典型案例。 另外,在承担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过程中,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象,每盘录象都有自评和他评的分析资料。 从2001年初起,课题组主要成员直接参与指导两所实验学校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索性研究的工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为完成本研究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题组主要成员都在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原理博士点上,都承担过国家级和省市级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老中青三结合,专业结构合理,所从事的专业有: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以及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校领导和教师。 另外,本单位有比较好的摄录像设备和电脑设备,有较完备的教育资料中心,有一批挂钩的基地学校和实验学校,这为完成研究课题提供了必要的设备、资料和研究对象。完成本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课题组成员有能力,有信心高质量地完成课题。 |
||||||||||||||||||
五、调研计划(包括调研内容、调研周期、调研报告的完成时间及报送部门和报送时间) (450汉字) 调研内容主要有:摄录30节语、数、外的课,随机观察听课30节,收集各科课堂教学策略案例30个,以及通过与各科任课教师的访谈调查,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概括课堂教学策略,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效率、教学进度和顺序、教学控制和管理以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判断和决策等。 调研周期一年(2001年7月—2002年7月)。调研报告为本课题的中期成果,完成时间2002年12月,并报送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单位。 本课题属应用性的教育基本问题研究,采用实证性的方法进行研究。需要摄像仪器设备、数码录音设备等,经费开支比较大。 |
||||||||||||||||||
六、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240汉字) 本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有:课堂教学的调研报告(中期成果),课堂教学策略案例论文集和有关课堂教学策略的系列论文(最终成果)。研究成果将通过杂志和出版社发表。 本课题研究成果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于各级各类学校运用。课题研究成果除了在教育理论上构建课堂教学策略新体系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节约教与学的时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类别 |
合 |
2001年 |
2002 年 |
|
||||||||||||||
合 |
略 |
|
|
|
||||||||||||||
图 书 资 料 费 |
|
|
|
|
||||||||||||||
调 |
|
|
|
|
||||||||||||||
文 |
|
|
|
|
||||||||||||||
上 |
|
|
|
|
||||||||||||||
成 |
|
|
|
|
||||||||||||||
小 型 会 议 费 |
|
|
|
|
||||||||||||||
小型仪器设备费 |
|
|
|
|
||||||||||||||
|
|
|
|
|
||||||||||||||
|
|
|
|
|
||||||||||||||
需 购 置 的 仪 器 和 设 备 |
||||||||||||||||||
名 |
数 |
金 额(万元) |
年 |
|||||||||||||||
略 |
|
|
|
|||||||||||||||
|
|
|
|
|||||||||||||||
|
|
|
|
|||||||||||||||
课 |
||||||||||||||||||
姓 |
职 |
年龄 |
专 |
外语语种及程度 |
分工情况 |
签 |
||||||||||||
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学术委员会意见(课题的意义、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该课题的条件等) (限200汉字)
|
||||||||||||||||||
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 盖 |
省市自治区教委、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其它部委教育司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建议(能否立项)(100汉字) |
|||||||||||||||||
1.填报内容真实 2.学校保证为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条件 3.学校担保申请人在研究周期内完成预期工作 4.其他
|
社科研究管理部门(盖章)
负责人(签章): |
|||||||||||||||||
国家教委聘任的学科专家通讯评审意见(在相应字母上划О) |
||||||||||||||||||
课 |
1.重要 |
|||||||||||||||||
课 |
1.充实 |
|||||||||||||||||
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
1.清晰、可行
2.尚可 |
|||||||||||||||||
课题组的研究基础 |
1.雄厚 |
|||||||||||||||||
申 |
1.合理 |
|||||||||||||||||
专家建议: |
||||||||||||||||||
签名 |
|
所在单位 |
|
职称 |
|
日期 |
|
|||||||||||
社 政 司 意 见 |
|
|||||||||||||||||
填表说明:(1)封面的学科门类填写研究课题所属的一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