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二
标签:
重庆大足石刻石窟柳本尊赵智凤造像宝顶山密宗大佛湾经变相旅游 |
大佛湾是马蹄形山湾。在约50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万余座。
http://s9/middle/56a76876tc60f8d8a7858&690
游毕毗卢道场,北侧后续的石刻逐渐显现出“魔性”。
不再菩萨金刚,不再明王飞天,有的是魑魅魍魉,牛鬼蛇神。
http://s14/middle/56a76876tc60f8ec4617d&690
莫高窟的风蚀,云冈的雨融,而巴蜀之地风吹日晒雨淋依然未让大足石刻有所沧桑。
父母恩重经变相
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嗣息”图。
左右连环画式的刻出父母的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10组雕像。
http://s1/middle/56a76876tc60f91310c90&690
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嗣息”图。
左右连环画式的刻出父母的含辛茹苦抚育子女的10组雕像。
http://s1/middle/56a76876tc60f91310c90&690
究竟怜悯恩10、伪造恶业恩8、哺育不尽恩6、咽苦吐苦恩4
——唉,父母辛苦了……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龛正中刻释迦佛半身相,左右壁图文并茂,刻释迦佛前世和进生因地修行、行孝的12组雕像。
宣扬释迦佛种种难舌能舌,难为能为的自我牺牲精神。
http://s6/middle/56a76876tc60f99042325&690
龛正中刻释迦佛半身相,左右壁图文并茂,刻释迦佛前世和进生因地修行、行孝的12组雕像。
宣扬释迦佛种种难舌能舌,难为能为的自我牺牲精神。
http://s6/middle/56a76876tc60f99042325&690
《报恩经》主要以讲孝养故事为主,共分九品,
1.序品。叙述阿难路遇婆罗门乞讨供养父母的故事。
2.孝养品。讲须者提太子割肉济养父母的故事。
3.对治品。讲转轮王以身剜于孔,燃千灯,以求正觉的故事。
4.发菩提心品。讲佛在过去世因七情六欲而坠地狱,后发菩提心脱离地狱成佛的故事。
5.论议品。讲忍辱太子挖眼、抽髓救父王,以及鹿母夫人的故事。
6.恶友品。讲善友太子入海取摩尼珠故事。
7.慈品。讲大光明以头施敌国,一大臣不忍见而先王自刎尽,以及五百盲贼,华色比丘尼的故事。
8.忧波离品。有关戒律的说教。
9.亲近品。讲金毛狮子坚誓的故事。
http://s12/middle/56a76876tc60f9a30a89b&690
1.序品。叙述阿难路遇婆罗门乞讨供养父母的故事。
2.孝养品。讲须者提太子割肉济养父母的故事。
3.对治品。讲转轮王以身剜于孔,燃千灯,以求正觉的故事。
4.发菩提心品。讲佛在过去世因七情六欲而坠地狱,后发菩提心脱离地狱成佛的故事。
5.论议品。讲忍辱太子挖眼、抽髓救父王,以及鹿母夫人的故事。
6.恶友品。讲善友太子入海取摩尼珠故事。
7.慈品。讲大光明以头施敌国,一大臣不忍见而先王自刎尽,以及五百盲贼,华色比丘尼的故事。
8.忧波离品。有关戒律的说教。
9.亲近品。讲金毛狮子坚誓的故事。
http://s12/middle/56a76876tc60f9a30a89b&690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壁刻“三品九生”、“十六观”等。
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石窟同类造像题材之最。
http://s14/middle/56a76876tc60f9b71a0fd&690
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壁刻“三品九生”、“十六观”等。
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石窟同类造像题材之最。
http://s14/middle/56a76876tc60f9b71a0fd&690
缚心猿锁六耗图
上部刻弥勒化佛怀抱猿猴喻心识。坐下六绳个缚动物,喻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上部刻弥勒化佛怀抱猿猴喻心识。坐下六绳个缚动物,喻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上部中刻地藏,其顶上并列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王两司。
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
http://s1/middle/56a76876tc60f8bf69170&690
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
http://s1/middle/56a76876tc60f8bf69170&690
抓着嘴,马面拿汤勺,是“铁汁地狱”。
有磨盘的是“磨摧地狱”。
崖上部正中刻唐末嘉州(乐山)居士柳本尊,弘扬密教,被鼓吹得神乎其神,成为贤圣祖师。
作为大足石刻设计者赵智凤,与柳本尊相近,终于成为柳的传人,似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
左右及上下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和侍从等像。
http://s13/middle/56a76876tc60fc668ef7c&690
作为大足石刻设计者赵智凤,与柳本尊相近,终于成为柳的传人,似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
左右及上下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和侍从等像。
http://s13/middle/56a76876tc60fc668ef7c&690
所谓“十炼”便是: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
……所以造像上的柳本尊,便如此“自残”。
http://s4/middle/56a76876tc60fc79d1953&690
……所以造像上的柳本尊,便如此“自残”。
http://s4/middle/56a76876tc60fc79d1953&690
宝顶山石刻由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辉煌了400余年,直到蒙古鞑子入蜀。
在大足石刻之后,中国其他地方再未出现大型石窟,它也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自3世纪石窟艺术由古印度传入,在5-7世纪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两次造像高峰。
但从8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石窟艺术走向衰落。幸运的是大足石刻在此时异军突起,把中国石窟艺术延续了近500年。
——还是有乐观的一面的。
http://s7/middle/56a76876tc60fcd2bde36&690
但从8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石窟艺术走向衰落。幸运的是大足石刻在此时异军突起,把中国石窟艺术延续了近500年。
——还是有乐观的一面的。
http://s7/middle/56a76876tc60fcd2bde36&690
跟附近老乡打听,才知道池中亭子里有“圣迹”,一双长8米、宽1.1米的大脚印。
据说是释迦牟尼涅盘,“离开”人间奔向西天时留下的。
http://s10/middle/56a76876tc60fbcdcaff9&690
据说是释迦牟尼涅盘,“离开”人间奔向西天时留下的。
http://s10/middle/56a76876tc60fbcdcaff9&690
前一篇: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一
后一篇:重庆大足石刻--北山石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