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品牌创立伊始,卡地亚始终敏锐关注着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如伊斯兰文化艺术、印度文化艺术等,并从中汲取灵感运用到珠宝和腕表设计中,从而创造出风格多样的作品。
1920年代,卡地亚推出了一系列精美罕有的配饰,包括小手袋、手镯、粉盒、吊坠等,装饰以神秘的神话元素,并采用来自中国的珍贵材质。
1922年,卡地亚Tank
Chinoise腕表应运而生。该表款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寺庙的建筑美学,采用垂直结构的表壳框架,两条水平框架些许出界,在上、下方分别形成典型的门梁结构,围成一个方形中心,平衡而和谐。从这款腕表可以看出,卡地亚醉心于简洁、纯粹的几何线条和结构,因为它能够最直接地表达美。

卡地亚Tank Louis
Cartier腕表再次选用了矩形表壳,与众不同的是:角度更圆润,线条更柔和,垂直表耳末端延伸处均作圆角打磨处理。这款经由精湛和严苛工艺打造的卡地亚Tank
Louis
Cartier腕表蕴含着新的现代风格,即后来被称之为“装饰艺术”的风格:规整对称的造型,但矩形的线条变柔和了,几何角度的张力也舒缓了。
Tank腕表在大荧幕中的首次亮相,是Rudolph
Valentino坚持在其告别银幕的收山之作,电影《酋长的儿子》中佩戴自己的TANK腕表,成就了一段电影史上令人称奇和津津乐道的轶事。意法混血的Rudolph
Valentino,是上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迷倒无数女性的银幕情人。这位桀骜不驯的英俊青年于18岁时只身移居纽约,追逐星梦。Rudolph在其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不起眼的舞蹈演员,虽然戏份不多,但出色的外形引起了众多导演的注意,接连主演了
《启示录四骑士》《茶花女》《碧血黄沙》等脍炙人口的电影。在他最后一部作品,1926年由乔治·费茨莫里斯执导的电影《酋长的儿子》中,热爱Tank腕表的Rudolph说服导演,允许他在拍摄过程中始终佩戴着自己的Tank腕表。由于腕表与电影本身背景年代差距巨大,Rudolph所饰演的酋长之子佩戴Tank腕表的画面,亦成为了电影史上值得书写的片段。

随著着火车和汽车的发展,速度开始主宰一切:数字计时成为现代潮流的象征。Louis Cartier创制的卡地亚Tank à
Guichets腕表又一次引领潮流,他用复杂制表技术“跳时”来表达出现代机械美学。这又是一款纯粹简约的腕表杰作,没有表镜,没有表盘,没有指针,有的只是一块内嵌视窗的面板,时间转盘通过视窗显示出当时的小时和分钟。
以此为基础,卡地亚可以尽情玩味视窗布局和形状,表冠位置(12时位置或3时位置),以及表冠的不同设计:镶嵌凸圆形蓝宝石,或多边形,或凹槽表冠。同时将铂金或黄金通过表面磨砂拉丝的处理,呈现出一种简洁的风范。

在怀表和腕表的设计中,制表师们一直致力于保护脆弱的表镜,特别是在运动场合。而20世纪30年代运动风气日渐盛行,保护表镜的需要也变得更迫切。1932年卡地亚推出了卡地亚Tank
Basculante腕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一款铰链框架、表壳可绕横向轴旋转360度的腕表,上链表冠位于1
2时中间位置,显示时间的表盘可在运动时翻转而免受撞击。卡地亚Tank
Basculante腕表设计相当复杂,其表壳嵌套在一组复杂的框架之中。
卡地亚Tank
Asymétrique腕表大胆改变传统制表的图形设计,开创性地采用错位方式呈现时间,整个表盘的平衡被完全改变:1
2时和6时处于偏移的对角位置,上链表冠则在2时位置。或许,不对称腕表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矛盾感,但同时也表达出变革的愿望,以及挑战正统的决心。该表款在1963年重新诠释后成卡地亚Tank
oblique腕表。

1940年代,得益于大银幕的影响,卡地亚Tank腕表在国际表坛已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影明星、作家、艺术家等纷纷选择佩戴卡地亚Tank腕表,并融入个人风格,彰显完美的优雅风范。其中包括电影《乱世佳人》中风流倜傥的Clark
Gable,他在购入一枚Tank腕表原型款后又购买了一枚Tank L.C。腕表。而Alain
Delon在影片《大黎明》的片场中,则无意间发现自己钟爱的Tank Arrondie腕表,也是他青睐的导演Jean-Pierre
Melville的心头之好。对他们来说,Tank腕表不单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流品味的最佳体现。

卡地亚Tank
Rectangle腕表(宽型款)为1950年代的腕表界带来了一股奢华大气的风潮。它的表盘比其他卡地亚Tank腕表更加宽大,K金表盘与K金表壳相互映衬,尽显经典气度。
1960年代,卡地亚Tank腕表演变出更柔美、更娇小的表壳,卡地亚Tank
Allongée腕表由此诞生,并进一步衍生出了Mini 卡地亚Tank Louis Cartier腕表。小号卡地亚Tank
Allongée腕表和Mini 卡地亚Tank腕表的垂直表耳均镶嵌钻石,从而延续并发展了1920年代Louis
Cartier先生首创的珠宝腕表创意。

1970年代,卡地亚再次革新设计,为卡地亚Tank腕表系列注入优雅现代活力。
1972年,卡地亚Tank Louis
Cartier腕表系列推出全新的K金配皮表表款。1977年,是Must de Cartier系列的兴盛时期,卡地亚选取了卡地亚Tank
Louis Cartier的经典款式,推出了纯银包金腕表。
波普艺术的领袖、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Andy
Warhol也倾心于Tank腕表的魅力。他在1973年宣称:“我佩戴Tank腕表不是为了阅读时间,我从不为它上链,但是我必须佩戴!”从这句话,足见他对Tank腕表的热爱。

单一色彩的表盘完全没有数字,色调微妙考究,让人联想到珠宝作品所使用的贵重材质:缟玛瑙、珊瑚、象牙、青金石、玳瑁和石榴石。尽管新款卡地亚Tank腕表引入了全新的色彩和时间显示方式,但是仍然保留卡地亚Tank
Louis
Cartier腕表的经典造型和特质,表冠镶嵌凸圆形蓝宝石,尤显珍贵和精美。该卡地亚Tank腕表系列一经推出即风靡全球,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1970年的神话中,Must de
Cartier腕表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见证了一位倍受幸运女神眷顾的年轻设计师重新诠释世界的过程。1997年,搭载机械机芯的TANK
Must de Cartier腕表横空出世。

1987年设计、1989年推出的卡地亚Tank
Américaine腕表沿袭了卡地亚Tank
Cintrde腕表系列的灵感,表壳呈弧形设计,同时矩形造型更加紧凑,垂直表耳也更显圆润。
这是一款风格独具的腕表精品,融合了不同的几何元素,充满对比与平衡:犀利与流畅,直线与曲线,圆润与角度。卡地亚Tank
Américaine还是卡地亚第一款防水弧形表壳腕表。
“我喜欢戴着我的卡地亚Tank腕表,没有它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如同没有穿衣服。它既是物质的,又很性感,尤其是它的触感非常柔和,可以触摸感怀,我常常抚触它,揣摩它,有时甚至并不看它,而用自己的手指来读它。”
奢华大度、具有独特美感的卡地亚Tank
Américaine腕表,采用了卡地亚新式折叠表扣,可以根据佩戴者手腕大小而调整表带长度,更加完美地贴合手腕。全新表扣从此替代了自1910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旧式折叠表扣。它以强大的气势、优雅的气质、以及别致的弧形设计而成为卡地亚的永恒经典。这款个性鲜明而气场强大的作品,也是对当年赠予潘兴将军的
卡地亚Tank腕表的致敬。

Tank腕表为众多时尚大师带来灵感,如法国设计师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他曾在一幅描绘Tank腕表的插图中表达了自己渴求和平的意愿:“如果所有坦克皆由卡地亚制造,我们早该享受无忧生活与和平世界!”

Tank腕表为众多时尚大师带来灵感,如法国设计师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他曾在一幅描绘Tank腕表的插图中表达了自己渴求和平的意愿:“如果所有坦克皆由卡地亚制造,我们早该享受无忧生活与和平世界!”1996年推出的卡地亚Tank
Française腕表,重新回归卡地亚Tank腕表经典元素:两条平行的垂直表耳,罗马数字时标,分钟轨,剑型指针和多切面表冠镶嵌凸圆型蓝宝石;同时大胆突破的履带式表带烘托出略显弧形的表壳。
斜面打磨的垂直表耳,均匀起伏的弧形履带,优美的弧形设计从表壳延伸至表带,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间断、突兀或材质变化。精湛的抛光工艺让弧形设计更趋极致,从而打造出全新的卡地亚Tank腕表,其外观和表带连接方式均酷似装甲车履带。
“若所有坦克皆由卡地亚制造,我们早该享受无忧生活与和平世界 !”法国时尚大师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1994曾在《Figaro Madame》上表达其对卡地亚Tank腕表的崇高敬意。
这款令人心动的腕表,功能和美感兼具,一体化线条设计,自然流畅,堪称腕表杰作。

就追求极简造型而言,Tank
Anglaise腕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冠集成于垂直表耳的特别设计,恰如其分地印证了Louis
Cartier的严苛美学要求和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所有造型都将成为一个整体,连贯而清晰。
为庆祝千禧之年,卡地亚推出了具有空间美感的卡地亚Tank
Divan腕表,经典的卡地亚Tank腕表被横向拉长,表盘呈水平方向压缩而成为横长方形,数字时标以夸张的长条形呈现。
可以说,卡地亚Tank
Divan腕表仍然具备卡地亚Tank腕表的经典元素:矩形表盘,宽大的表带,罗马数字时标,但以一种横置的方式被重新组合,演绎出一种反传统的优雅,极具新意与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