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看到新闻联播很快地带到下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开幕,当时就觉得新闻联播也会播时装周的开幕,说明国家对这个还是挺重视的。但仔细想想,这么迅速地一笔带过这个消息,十秒钟都没,时尚产业终究还只是国家大事中很小的一个分支,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解决,是没精力来加强这个分支的建设的。
时尚产业仅仅是一些服装生意人和一些时尚圈工作者在一点点琢磨进步,没有得到一个完善的产业结构,这种进步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有突破性发展的。这些天正在进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觉得这种时装周的意义差不多就是走个形式,对服装产业发展当然作用还是有的,但是要有国际影响力,还需要太多力量的集合了,这些力量就是还需要集结号的召集。那些活跃在国际时尚圈的华人力量就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还有太多的资源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号召力去召集了。
参加时装周的品牌来说,现在的品牌大都不适合时装周的展示,上海滩、夏姿陈这种在国际上稍有知名度的请来做个领头羊,对扩大影响力是很有帮助的。国内其实还是有很多品牌有向大品牌发展的潜力的,只是自身实力总欠缺某些方面,产业官方需要支持的就是这些品牌的发展。以杭州的品牌江南布衣来说,她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整体消费市场来决定自己的定位,但是如果学习夏姿陈往国际发展地话是否也有足够成长的空间呢?我想通过国际化地包装和政府的支持引导应该是能成长起来的,如果其品牌有这个野心和这个胆量的话。国内很多设计师品牌其实设计的不怎么样,更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发展壮大,也就混口饭吃吧。真正有实力有资本去发展的却找不到途径。
这些天东京时装周也在进行,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发达国家,还有他如此发达的时尚产业,他们的时装周这点影响力是让我觉得很失败的。虽然80年代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高田贤三等日本设计师在国际上辉煌过,甚至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时尚界,虽然东京时装周被称为第五大时装周,但是那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没有把自己创造的东西方文化结合的设计风格,形成一股能长存并有强大发展力的新生力量建立在本国,并通过东京时装周来稳固发展这种力量,真是浪费那些前辈们的辛苦努力。如今的日本年轻设计师也没能延续前辈们的神话,但至少日本的品牌文化比中国有实力多了,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势力使设计师多少能沾点光。
看看我帖的图片就是这次东京时装周上Michiko Suzuki设计的Y's Red
Label品牌,虽然是副线,但还是延续着山本耀司的风格,而且很好地继承了这种风格,怎么样还是比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设计好很多的。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没有真正在那个环境生存过,必然是讲的片面的,大家看看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