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还是【商于】(古地名)?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困惑求教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作“商於”(於读 yú );《辞源》第3版作“商於”(於读 wū);《辞海》第5版作“商于 (於)”,《辞海》第6版作“商于”。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於”是“于”的异体字,字头“于”后括注“於”;在第6、7版中,字头“于”后括注的“於”已经删去,“於”另立字头,释文为“〈书〉同‘于’”。到底是“商於”还是“商于”?是读 shāngyú 还是读 shāngwū ?
《资治通鉴》(第01册第61页,中华书局):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商於(Shangyu)】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地区名,在今河南西峡、淅川两县境。后属秦。《史记·楚世家》: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秦惠王遣张仪使楚与齐绝交,张仪伪称归楚商於之地谓楚王曰:“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今使使者从仪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里。……私商於以为富,此一计而三利俱至也。”楚国中其计,怀王大怒攻秦又大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攻破了齐、楚联盟,秦国也就更加强大。商本名商密,即春秋时楚之商县,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於又称於中,在今河南西峡县东。两地相邻,合称为商於。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曰:丹水径流丹水(今淅川县西)、南乡(今河南淅川县南)两县之间,“历於中之北,所谓商於者也。”又唐张守节《史记集解》谓:“商於之地在今顺阳郡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在於中,故谓之商於。”说法不一。
《辞海》第5版:
【商于(於)】古地区名。又名“于(於)中”。在今河南淅川西南。公元前313年秦国遣张仪诱使楚怀王与齐国绝交,诈以割让商于(於)之地六百里,即此。或以为商于(於)系指商(今陕西商州市东南)、于(於)(今河南西峡境)两邑及两邑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一带。
【商于(於)】古地区名。又名“于(於)中”。在今河南淅川西南。公元前313年秦国遣张仪诱使楚怀王与齐国绝交,诈以割让商于(於)之地六百里,即此。或以为商于(於)系指商(今陕西商州市东南)、于(於)(今河南西峡境)两邑及两邑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一带。
《辞海》第6版:
【商于】古地区名。又名“于中”。在今河南淅川西南。公元前313年秦国遣张仪诱使楚怀王与齐国绝交,诈以割让商于之地六百里,即此。或以为商于系指商(今陕西丹凤西北商镇)、于(今河南西峡境)两邑及两邑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