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尔寺的建筑

(2016-09-23 08:35:27)
标签:

塔尔寺


        从黄河的源头回到西宁,每个人都累得散了架,有的人嘴上都起了泡。下午三点到西宁,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要回西安。看看还有时间,姐姐说没有去过塔尔寺,我们在宾馆稍事休整,三点半出发,雇了车子就往西宁郊区的塔尔寺去了。

        二十多年前曾经来过塔尔寺,记得那时塔尔寺周边没有什么,只是孤零零的寺院,现在全变了, 繁华与热闹包裹了寺院。时间紧,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重点看了看寺庙的建筑,知道了三世达赖的灵塔就在塔尔寺,更对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寺庙是为纪念宗喀巴而建,有了更深的印象。

        看完塔尔寺的寺庙,我们还到另一侧山坡上喇嘛住的地方看了看,这里有深宅大院,也有小门小户,从住处就可以看出喇嘛也有明显的大小贫富之分。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塔尔寺的建筑


      宗喀巴与格鲁派: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教派。

        宗喀巴曾师从14世纪西藏各大教派如萨迦、噶举等,他针对藏

传佛教中当时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 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关于修持,他主张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强调教理和因明等都有助于解脱。

    其《菩提道次第广论〉 密宗道次第广论》与阿底峡《菩提道灯论》在旨趣上一脉相承。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发起大祈愿法会,显示其权威地位。

      同年建甘丹寺为驻寺,故该派亦称甘丹派。以后该派又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诸大寺,势力日渐扩张。1542年,该派以索南迦措为二世达赖的转世,活佛转世制度在格鲁派中自此确立。16世纪索南嘉措受明廷册封。

      宗喀巴大师为什么对宗教要进行改革?原因在于公元1415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娶妻生子,放荡自恣。

      上层僧人仗其特权,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妇女供其奸淫。从元代以来,这些修密喇嘛,无恶不作,查看《元史》:萨迦僧为元帝传无上密乘《喜金刚》大灌顶,授双修法(双身),广取妇女供其奸淫为淫戏是乐,甚至男女裸处,君臣宣淫号为事事无碍境界。

     更令人愤慨的是行一种《合诛》邪法,肆意蹂躏妇女称为合,杀人活取心肝称为诛。《青史》说合诛法是邪法。宗喀巴改教以后,其他教派也有响应者对歪风邪气略加整顿。

     依据《土观宗派源流》说,直至公元16世纪时,宁玛派中还有人借《伏藏密法》使百姓供酒,名为供甘露,供妇女,名为供明母,当时欢喜酒色之僧徒,争相效尤,使清净寺院僧舍几乎全变为有妻室之俗家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