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南的跌山措美徒步回来,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种户外连续几天的徒步运动
。这种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感受,与大自然去进行最亲密的接触,是对心灵与生命的一种深度滋养。
一路上经历各种天气,各种地貌,风雨雷电霜雪的洗礼有时苦不堪言,但其带来的快感也无法比拟。有人说这是一种自虐,也有人说自虐是一种境界,不管怎样,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种自虐。从跌山措美回来时隔两个月,9月19日至29日,我又参加了西安冠子户外组织的为期10天的穿越新疆喀纳斯的徒步。
喀纳斯是新疆旅游的精华所在。当年成吉思汗的神鞭横扫欧亚大陆,途经喀纳斯的时候,就爱上了这个地方,据说在这里休整了半年。
喀纳斯的地貌主要是森林、草场、雪山和湖泊,这里居住着哈萨克族和当年蒙古族的后裔图瓦族,民风淳朴,住得都是小木屋。
我们9月19日开始徒步,在接下来的八九天的时间里,走了将近150公里,途中经历了新疆9月罕见的暴风雪和冰雹,大多时间是在大雪中徒步,有些地方雪深可达大腿,不由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晴有晴的风景,阴有阴的风景,风雪中又有风雪中的风景,不管怎样,徒步走过的风光与感受是一般旅游者无法看到和感受到的。
我们此行21人,2/3是女士,堪称一支娘子军,除多数来自西安外,还有来自上海、广东、江西、江苏、兰州、深圳的驴友。多日里的朝夕相处,从不相识到相识,看每个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长途徒步的另一个魅力。
来一起看照片,再次细细回味我们途中经历的一切。。。。。。灵魂依然在路上。
中哈大峡谷,峡谷对面是哈萨克斯坦。
峡谷底部有河流穿过。
我们的领队——赫赫有名的女冠子,严厉起来有灭绝师太之风,温柔起来又如春风拂面。
同行的好友漫游。

好友云淡风轻
。漫游、云淡风轻还有我曾一同走过甘南的跌山措美,此次又一路同行,已结下了深厚友谊。


从西安坐火车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再坐火车到北屯,从北屯再坐大巴到喀纳斯的白哈巴村。从白哈巴村,我们开始正式徒步。晚上住在哈萨克人的小木屋里,有地道的烤羊肉和炖羊肉享用。

白哈巴村全是小木屋,几乎家家可以住宿。

马很乖,可以骑马游白哈巴村。
这里家家有牧场,户户有牛羊。
很喜欢这样的草垛,这是冬天牲畜们的食物。
狗也一样,在路上跑来跑去。
这里很小的孩子都会骑马,招徕骑马的生意几乎都是小孩子在做。
在白哈巴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天阴阴的,我们就出发了。

有一条狗一直送我们,狗非常温顺,我们走它也走,我们停它也停,上前抚摸它,它一动不动。

上一个坡又下一个坡,白哈巴村渐渐远去。

山坡上有一些石头,这块石头像是为我们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很快进入一片森林草场,再看白哈巴村,已在白云深处。
这算是正式徒步的第一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游和风轻云淡信心满满,大有谈笑中强虏灰飞烟灭之势。

路遇哈萨克族母子二人,只是不知他们抱着小羊去干吗。

我也精神抖擞,只要有好的风景我就不知道累。但很快证明不行了,一个坡接一个坡,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爬不动,我又成了那最后几个人中的一个。

冠子不停地在后面催促,就像用鞭子在驱赶一群牛羊。

我与网名叫“把酒黄昏后”的美女落在了最后面,”把酒“与另一位朋友一起雇了一匹马,此时,朋友骑马先走了,她徒步。

天下起了小雨还起了雾,在雨雾迷朦里是衰草连天的牧场。


一个牧场接一个牧场,偶尔可见几匹马在山坡山低头吃草,却不见一个人。我们就沙沙沙地在这洁净的草地上走,倾听着自己脚底磨擦草皮的声音,心无旁骛,一心向前。
一切变都得如此简单,什么都不想,只是走,走,走。
走的姿势如此优美。优美的风景,优美的人,优美的脚踪。



”把酒“坐上了马,牵马人是哈萨克族青年泰森,一个很可爱的小伙子。
一路追赶,终于赶上了大部队。此次徒步,我们雇有马队,马队驮的是我们的重装行李。
依然是走不完的牧场,雨下大了,穿上雨衣继续走。

这里的牧场起起落落,偶见一片森林点缀其中,裸露变黄的的牧场就像大地裸露着肌肤。

上一个山坡,转一个弯,但见几颗树一个小木屋,有似童话一般。

我们从小木屋边走过,恍惚中似有美丽的仙女从小木屋里飘然而出。

转过小木屋又是一片辽阔的森林牧场,飘渺的薄雾中有如仙境,我们都忍不住停下脚步要好好看看这美丽的风景。
稍事停留,便继续赶路。
雨一直在下,但草地上没有泥,很洁净,大家走的异常欢畅。
网名”冬海缘“的驴友,走路奇快,如同神行太保。闲聊中知道他上大学的时候百米纪录多年无人打破。
来自江苏、深圳、兰州的美女们。
这几人都是强驴,最前面的帅小伙叫”云端漫步“,来自深圳。第二位便是冠子了,我们此次的领队,她太厉害,走完全程之后,留在新疆,休息两天,便带领第二批徒步的人“重走长征路”。
五颜六色的雨衣多像这草地上走动的花朵。
下午4点左右,又走到一片辽阔的牧场,可以看见草原深处一大片牛羊在蠕动。

草地上可见这样一个个孤零零的大石头,我怀疑它们是天上坠落的星星。
当我们驻足休息的时候,一个牧民从那一大片牛羊的地方打马向我们奔来。

靠近我们的时候,他在马上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但我们听不懂,他可能是那一片牛羊的主人,很想和他沟通,但无法沟通,是件懊恼的事。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他还在以这个姿势看着我们,我们远远地向他挥挥手,他也挥挥手,还是没有离去,直到我们彼此看不见为止。

最后的一段路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冠子拦截到一辆拉牲口的农用车,让我们坐上。哈萨克族司机不解地看着我们这群人,说“你们这群汉人脑子有毛病”。
我们坐上车又走了很久,才走到一个叫那人牧场的地方。
那人牧场的蒙古包。晚上,驴友们在这里喝酒吃肉弹琴唱歌,悠扬的歌声和琴声传到我们对面住的小木屋里,我不为所动,实在是太累了,只想躺下休息,这一天走了35公里。

我们住的小木屋是大通铺,先一天到达的是这三位,已占据了铺位的一角,他们分别来自天津和河南,和我们一样徒步穿越喀纳斯。旁边穿红衣者是25岁来自河南的小龙,他是独行侠,年纪轻轻已走过很多地方,他与另外两位是在途中相遇并走在一起的。小龙说他打工挣钱,挣点钱就辞掉工作去旅行,钱花完了就继续打工挣钱再去旅行。

我们此次徒步唯一的一对夫妻,网名野水、晴沙,两个人都超级能走。
这俩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漫游与叮当。
在那人牧场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们冒雨开始向双湖方向出发了。
哈萨克族大叔在马上为我们送行。
来自上海的伊丽莎白和漫步海角与冠子一起合影。
走出那人牧场,很快进入一片原始森林,脚下是泥泞的路和树木的根。
穿过原始森林又进入连绵的牧场,下雨了,冒雨前行。

路途漫漫,没有尽头。

什么都不想,依然是大步流星向前走。

徒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节奏,找到自己的节奏很重要。
令人的陶醉的地方,我们就停下来,一边看风景一边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或者索性躺下来,仰天长啸,大自然总是让我们如此恣意。





雨越下越大,我们躲进一片松树林中避雨。
脚下依然是是树木蟠龙般的根脉。
雨小了点,继续走。
中午时分,到达双湖林业检查站。一排小木屋立在风雨之中,显得格外安稳与暖和。这一天,我们走了15公里,就在双湖林业检查站小木屋的地板上过夜了,屋里有温暖的炉火。
雨下得很大,无法照相,大家想办法用雨衣为摄影大师紫檀哥搭起了遮雨篷。



第二日一早,离开林业检查站,我们从双湖身边走过。





湖边有白桦,白桦的叶子到了秋天变成金黄色,树身黑白分明。
来自广东梅州的超级强驴”智叟山人“。他说他喜欢强线,强线走得才过瘾,也喜欢一个人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呆着,一天、两天什么都不作,什么都不想,完全放空自己。

来自深圳的”若溪“。

若溪与漫步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