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遗宝绝代风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之二

标签:
何家村大唐遗宝 |
镶金兽首玛瑙杯。目前被视为陕博的镇馆之宝。通体以一块红、棕、白三色相杂的上好玛瑙石雕刻而成,整体如俯卧的兽头,竖直的一端雕成杯口,口沿外有两条凸弦纹,平直的一端雕成羚羊头,双目圆睁,注视远方;两只修长而弯曲的羊角后伸至杯口凸纹处。羚羊的口部装有金帽盖合,金帽取出后,杯中的美酒可注入饮者口中。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文献记载,玄宗时,宫廷专门驯养了百余匹舞马,玄宗经常亲临现场观看并训练。每到唐玄宗千秋万岁节(玄宗的生日)时,这些舞马就在兴庆宫勤政、花萼楼下给唐玄宗跳舞。舞马都披着非常漂亮的锦绣衣服,挂着璎珞,牵马的壮士也都着金挂玉。高潮时,舞马就会跃上三层高的板床,壮士们把床板和马一起举起来,舞马衔着酒杯给玄宗敬酒祝寿。舞马也随之喝了酒,醉了,“舞马衔杯醉如泥”这句唐诗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据史书记载,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思念已自缢的杨贵妃,曾派人到马嵬坡“密令改葬”,然而当挖开坟冢时,“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什么样的香包竟埋在地下而不腐烂?何家村遗宝中“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将此谜团解开,原来是银制的。该香囊制作极其精巧,在其内部盛放香料的焚香盂中,不论球体怎样转动,由于圆形香囊的内外环和金盂总能保持水平,使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此香囊有链条,佩戴和悬挂很方便,杨贵妃出行携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银香囊。
唐代女性首饰“金镶玉”臂环
经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大的专家学者们精心研究,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而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泾原兵变时,租庸使刘震让人押着“金银罗锦二十驼”出城外逃,自己则与家人随后赶来。这段文字透露出刘震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财富珍宝。租庸使的职责之一就是保管朝廷的财物。也就是说,何家村遗宝与刘震有关,却不是个人财产,而是收缴上来的庸调及保管的宫廷珍宝。
齐东方做了这样一个推测:在突遭战乱时,连皇帝都逃离京城。谁也无法预料事件发展的结果。有条件、有权力处置官府财物的刘震,先派人带走“金银罗锦二十驼”,而自己则与家人随身携带经精心挑选的宫廷珍宝逃跑。何家村埋藏的珍宝都是体积小、价值高、少而精的珍品,便是很好的旁证。
还有一重要文献《无双传》也对刘震出逃做了记载:当时城门守卫得知刘是朝廷要员不敢开城门,刘震只得又往其家所在的方位跑去。我们可以设想,在难以出城的紧急情况下,刘震不得不返回家中,将这些珍宝埋藏起来。而据该文献记载,刘震还做了叛军的命官。很快,唐军收复了京城,刘震夫妇被斩。刘震私藏的珍宝也就永远不被外人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