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23日两天假期(端午节),我们随西安落云户外完成了太白山的南南穿越。这是第二次登临太白。
第一次登临太白是在去年的7月,从景区一直到拔仙台然后原路返回,也是两天的时间,属于太白山的北线。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太白山上一泻千里的石海,神秘的大爷海,还有站在秦岭最高峰拔仙台上任天风浩荡,举手叩响天关的豪迈仿佛就像昨日一样历历在目。
这一次走太白山南线,看到的又是一番风景: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四个镶嵌在高山之巅的湖泊我们一一走过,它们就像秦岭的眼睛,清澈而明亮,一直目送着我们走过秦岭之巅辽阔的跑马梁,还有无边无际静谧的原始森林。。。。。。
太白山的美真是一言难尽,它既大气又壮美,既广博又精微。。。。。。我们以寻找天堂般的热望,行走在太白南南穿越的路上,两天来,虽然累到精疲力尽,内心却无比的美好和满足。
走过了南北两条线,太白山在我心中已形成了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它从此将屹立在我的心里: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若近月,前行若无山。。。。。。我相信:心中有高山仰止,精神将永不匮乏。
此行路线安排:铁甲树——南天门——药王殿——玉皇池——拔仙台——大爷海——跑马梁——老庙子——猪娃沟——厚畛子。
我们第一天从厚畛子铁甲树开始登山,夜宿大爷海。第二天从大爷海出发,傍晚出猪娃沟,晚11点半回到西安。博客就按两天写吧,今天先记录一下太白南南穿越的第一天。

从厚畛子铁甲树进山。铁甲树又叫铁橡树,属于壳斗科栎属,是一种常绿阔叶乔木。在秦岭地区它一般分布在海拔1000~2800米之间,由于生长极其缓慢,材质坚硬如铁,厚革质叶片的边缘生有许多锐刺,像盔甲一样,人们形象地称其为“铁甲树”。在厚畛子的太白进山口,就有一棵10多米高的铁甲树,树身似乎一个人搂抱不过来,虽然远非我想象中的“神木”的样子,但这已属铁甲树中的王者。树身围以铁栏杆,树上挂满了红布条,树下挤满了拍照的人,不喜热闹的我,只好远远地看了看铁甲树,竟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拍到。

山路随一条溪水蛇行向上,清澈的溪水时而沉默做潭,时而跌宕成瀑,一路欢歌伴随着我们。

我们南南穿越同行的4人。一起爬过很多山,四人一起合影这似乎还是第一次。

这位是从山东济南来的驴友,同行的有30多人。他们坐了16个小时的大巴车,早上7点到达厚畛子,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和我们一起登山。我们则在农家乐美美的睡了一夜,养足了精神,与他们相比,真是好幸福啊。

这位是从河北来的驴友,他们一行7人,六男一女,重装7天穿越鰲太,和我们相遇的时候,已经是第六天,马上要出山了。这一天,我们不仅遇到了山东河北的驴友,还遇到了山西,北京,河南,南京,湖北的驴友。

路上有一块直立的石头为回心石,但没有人因它而回头。

连续几个陡坡,开始进入一片原始森林。

接着又进入一片森林和石海交错的世界。

站在石海向远处眺望,是茫茫苍苍绵延到天际的群山,天空中一朵朵立体的白云神仙般不断地变换着模样。



苍山一碧中突然显现几座奇峰异石,让人陡然产生无尽联想。




中午到达南天门,在这里午休吃饭。

南天门的右手方向即是跑马梁,领队告诉我们明天我们要从跑马梁上走。

躺在南天门的草地上,上面有星星点点紫色的小花,阳光下正开得灿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看到这些小花, 我总要拍照,似乎要把天堂看个仔细。


从南天门继续前进,路好走了很多,几乎是在森林里和草地上行走。




领队落云,正在用对讲机联络指挥驴友。

穿过森林,又走入一片地势开阔的地方,长满了低矮的高山杜鹃,有的正在开花,有的花已谢了。


云层开始变厚,亮丽的天空开始变灰,有零星的雨点落下来,小雨中,我们又步入一片石海。




雨开始越下越大,驴友们穿上了雨衣,继续赶路,石海变得很滑。我的前面有两个驴友,披着金色锡纸遮风挡雨,雨幕中,金光闪闪,活像唐僧穿的袈裟。
大雨中到达玉皇池,很多人要在这里下榻。

玉皇池也像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一样,属于第四季冰川遗迹——高山湖泊,这里的海拔已在三千多米,雨脚落在湖面上,溅出一个个细小的水花。



冒着雨,我在玉皇池边走了半圈,这里的水面似乎比大爷海还要大。


登上玉皇池一侧的山峰,雨水已变成冰雹,豌豆大小的冰雹飞珠溅玉般打在我的手上和脸上,生疼生疼的。


登上玉皇池山峰的顶端一看,另一侧便是三爷海。


一座山峰的两边,是两个海,一个是玉皇池,一个是三爷海,行走在山峰上,就像像行走在一个巨人的鼻梁上,两个海像极了巨人的两个眼。注意看下图,中间那个黑点是穿着雨衣的我家老公,再注意看图片的两侧,便是两个海,只是相机不够广角,只能照到一点点。

在巨人的鼻梁上我们继续前行,三爷海明眸善睐般在烟雨中一直深情地目送着我们。



三爷海的山梁上开满了杜鹃花,粉的白的,随处可见。


三爷海渐行渐远,那目光越发像秦岭的眼,令人难忘。



在石海中又翻过一道山梁便是二爷海。它略显瘦小,周边的石头全是绿色的,想必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长满了青苔所致。



告别二爷海,便剩下最后一个海------大爷海了。我们继续在无边无际的石海中翻山越岭,雨渐渐地停了。太白山就是这样,时晴时阴,要么好好的忽然就下雨,下雪,下冰雹,或者是云雾弥漫,一阵风又云开雾散,一天似乎要经历好几种气候。

雨停了,天空露出了蓝色。

等我们再翻过一道梁,天已完全晴朗,一个明亮的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大爷海也以它最深情而宁静的姿态向我们浅浅的笑着。

时过一年,又见大爷海,我依然按捺不住的激动和兴奋,我放慢了脚步,轻轻滴走向她,像怕惊醒一个午后的梦。

然而大爷海早已喧嚣了起来,大爷海已很难再做宁静的梦了。

越来越的人来到大爷海,住在这里,吃喝拉撒在这里,大爷海似乎也没有我们去年来时那么纯净了。
今晚我们也挤入大爷海客栈,注定一个不眠之夜,每张床上挤了4个人,每个房间都挤满了人,房间外面还扎满了帐篷。盛夏的大爷海晚上的温度接近零度,而且风很大,寒冷异常。那一夜,我们有幸睡在床上,还有人由于铺位紧张,硬是坐在床下坐了一夜。房间不堪重负,大爷海似乎也不堪重负了。

尤其是看到被随手丢掉的垃圾,我的心隐隐作痛,大爷海的纯净还能维持多久呢?10多年前曾登过太白的人再登太白有这样的感受:太白已经变脏了!再次呼吁登山的朋友,爱护太白山,不要留下一点点垃圾,让宁静与纯净永驻太白吧!
加载中,请稍候......